上午参加了惠敏作品《送你一瓣月光》研讨会,老师们就本书从各个角度展开了研讨,获益匪浅。综合老师们的讲解,我自己也有些浅显的看法。
一是文字隽永清新,浑然不觉间使用了一些小技巧。本书里面选的有诗经、诗词、歌曲、著名小说片段,很多是写儿女情长的,比如选用的诗经《关雎》,元好问的《摸鱼儿.雁丘词》,卓文君的《白头吟》,诗歌《最浪漫的事》,还要这两年很火的小说《情人》开头的片段等,选择范围广,共同点都是流传广,且很美。
为把这些耳熟能详的作品融合一起,她使用了一些技巧:通过现实生活为过去的经典搭桥。比如开篇的儿子喜欢听情歌:“情歌的循环下,轻扬的曲子暖暖地托起我的心脏,冷不丁的还洒下几滴清亮的雨滴,清洗我的心灵。”这好比一块陆地,下面转入写水,那就要搭桥。 “我仿佛看到远古清晨的薄雾里,一个少年唱着洋洋盈耳的调子……”这段文字起到了桥梁的作用,引出水路《关雎》,然后展开后面的想象。
惠敏老师引用的诗词歌赋与白落梅的有些相似,不同的是,惠敏的文字清新,不晦涩,没有故弄玄虚,也没有刻意的使文字写得华丽。她采用的是一种娓娓道来的方式,简单中透露出清灵和俏皮。
二、文字中哲思比较多。
研讨会上很多家老师提出了类似的观点。
比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的经典句子“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惠敏运用天人合一的构想,把初月、孤月、落月与青年、中年、老年进行对照。月的圆缺与人世的轮回是多么相似。但月的圆缺人人可见,人的轮回谁又能知晓呢。看穿了此事古难全,却又能活得洒脱,这就是一种境界。这些内容也提升了本书思想的深度。
惠敏一直在研究阳明心学,文中引用了王阳明与其朋友的故事。朋友指着花问:你常说“心外无理,心外无物”,用你的意念,用你的心,让花开花落啊。
王阳明回答:“你未看此花,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惠敏大致解释为:你没来之前,你的心与花一样没有感知,她自开自落与你无关。但是你来了,她恰好开了,你们正好两情相悦。
王阳明和他朋友的谈话内藏玄机,深奥,不好理解。但是惠敏因为研究过,她的解释可以达到深入浅出的效果,让人一下子就明白隐含的道理。
好的作品或給人美的享受,或带给人一些新的感悟,或获得一些新的知识。惠敏的文章对我是有启发的,这种获得感,比以上几种都重要。祝愿她多出精品力作。
研讨会《送你一瓣月光》 研讨会《送你一瓣月光》 研讨会《送你一瓣月光》研讨会《送你一瓣月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