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分享

作者: 熊先生Leo | 来源:发表于2023-09-08 22:57 被阅读0次

          妞妞的绘画课,每次结束之后都有一个十分钟的分享环节,这一年,因为各种原因,大部分时间都是我全程陪着她,所以每次都能参与到这样的总结活动,并且见证一些机构的教学逻辑,和孩子的思维方式,感觉挺有意思,也会有所思考。

          通常是这样,按照谁最先到课堂,结束之后谁就最先分享的原则来排序,所以每次孩子们去上课的时候,分享的顺次其实就已经排好了。老师用笔在白板上写下每个孩子名字的最后一个字来做提醒。

          前年刚开始学绘画课的时候,有段时间妞妞还没有完全的规矩感,午睡叫不醒,醒了也要磨叽一会才肯洗簌出发,再加上大人的拖拉,会在临上课的时间才会赶到,匆匆忙忙,有几次甚至还迟到了,造成那段时间,每到分享,总是末尾发言,那会对发表的规则不是很了解,就总感觉妞妞要等好久才会有分享的机会,非常的愤愤不平。

          我特别注意到这种情况,感觉非常不好,小孩子的耐心都比较有限,能够集中一部分精力应对一个半小时的课程已经非常不易,再面对这个额外的十分钟分享时间,其实已经是一种超纲的追求了,我很担心这种老末的次数增加,会影响妞妞参与的意愿,越往后,其实分享的质量并不能保证,学习的后劲,可能就消失的更快些。

          直到我观察到了发言标注的细节,明白了这样的逻辑,为了改变这样的情况,后来我们严格制定了妞妞的作息计划,并且每次提前四十分钟从家里发车,预留二十分钟左右的时间给妞妞在学校附近玩一玩或者看书,总之保证去的时间比较早,这样每次分享我都能很快看到妞妞的表现,并且因为靠前发表,受别的小孩子的影响相对来说也会小些,能让我看到她最真实的表现。

          另外一个逻辑就是分享过程中,老师会有意无意的提问孩子们一两个绘画的要素,比如,器皿的亮暗面,颜色的冷暖色调,远大近小的视觉效果,我觉得这个不错,虽然没有强求说孩子学得怎么样,但是有花费,又有时间成本在里面,必要的知识积累还是要的。妞妞在家里自己画画的时候,画了几次蚂蚁线,还比较讲究冷暖色调的搭配,其实很大程度是在课上学到的技能,这让我看到她知识和技能积累的一面,有很好的导向作用。

          当然分享里面也有孩子们自己的逻辑,就是每次课程都有一定的主题,但是他们分享的时候,往往更喜欢说自己画作中关于自己创作的独特的那部分,比如今天的课题是电线杆,妞妞在里面增加了她和弟弟的互动,所以在分享的时候,很大一部分阐述都是在说她和弟弟的故事,很温馨,但是跑题的比较厉害,关注度,更多的还是自己创作的本身……

          我通常在陪伴的过程中观察这些课程的细节,并且思考其中可以提炼的部分,单纯从知识累积上来说,绘画是个很不错的开端,从丰富的色彩里,可以增加他们认知世界的深度,也希望孩子在逐步成长明事的过程中,明白规矩感,制度化,还有偏向和主题的概念……

          成长并不能一蹴而就,希望能和他们一起进步,给彼此多一点时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绘画分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bmdv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