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辉涛
提起清朝,很多人脑海里浮现出来的首先是林正英,什么?!一个演道士的演员怎么能让人对其印象跟清朝有如此紧密的联系?没错,因为僵尸;或者说是僵尸片的渲染力。让很多人了解到大清朝官服的不是历史课本,不是历史老师,更不是五花八门的清宫剧;而是香港的僵尸电影。
林正英的僵尸电影,让人不仅认识了清朝的官服式样,还让人认识了清朝离当代的时间距离。为什么呢?因为真实。为什么真实呢?前朝太久远的话,尸体都烂掉了呀;没烂的也没衣服穿呀。有衣服穿,也不经折腾呀。林正英的僵尸电影上,僵尸是要打斗的。于是,有一点点文化素质基础的观众就会一系列脑补:这僵尸应该是晚清的人死后变的,而且还是个官员。因为僵尸身着官服,而官服是不能乱穿的。看电影的同时,侧面了解一个朝代的兴亡衰灭史。当然,国人对清朝的整体认识,肯定不是几部僵尸电影可以涵盖的。

清朝确立之前,华夏大地是汉人正统。无可厚非,满清在当时是异族。但是这个异族要进中原,当时的汉族统治者肯定不答应,于是战争爆发在所难免。战争会死人流血,战争会让百姓流离,战争会让文化损失。那么这些都是历史的车轮要前进,谁也没有办法的事情。以至于后面有了扬州十日和嘉定三屠这样的历史悲剧。
汉人对满人仇恨的种子从后金进攻山海关那一年,从清军大举入关那一天,从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那一刻,彻底埋下。反清复明的口号后面喊了几百年不是没有原因的,要征服就要有屈服,不肯屈服的过程就是抗争。
并不是说满人入侵才让江山血染,回望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朝代更替,即便同是汉人的斗争,也俱是白骨累累,生灵涂炭;这是历史的无奈。而且这个无奈是世界性的,并不单指天朝。清朝的君主相对于大元,是很贤明的。这也是为什么蒙古人当时在中原没待久。清朝的江山能坐稳一大原因就是它去吸纳汉文化,而不是强迫汉人全去骑马放牧。还有就是重用汉官,这也是前朝的少数民族政权所不具备的政治素质。但他毕竟不是汉人,也有自己的独特文化,长辫,马褂是清代男人的标配。
相对于明朝的服饰元素,清朝的服饰有自己的特色,但是这个特色让很多人不舒服。具体不舒服在什么地方呢?很多人都认为清朝的衣服没有汉服的飘逸之美;很呆板沉闷甚至是阴森。比如明代书生头上有纶巾飘飘,衣领处的服饰处理让人看起来舒服,而清代书生的样子就让人大跌眼镜,在清代做书生公子可是非常考验颜值的。
清代除了官府中人可以在便服的领口处加一个蓝绸领子来装饰,平民你就是再富有,也只能是圆领,赤条条一个脖子。直到晚清时期,才渐渐有了竖领服饰元素。这是百姓着装的进步,也是社会文明的进步。其实我们今天所说的唐装,就是清代服饰的一种更新演变。竖领排扣的样式跟历史上那么强盛的李氏东土大唐是扯不上一毛钱关系的。
不少人有着满清误我华夏三百载的言论思想,这倒不是空穴来风。首先说到的是火器,清朝未能将它发扬光大,跟统治者闭关锁国,故步自封脱不了干系。先秦时期的秦军强弩如果好好利用,都不会让洋人在国土上如此横行无忌,更别说举全国之力去研究出来的火器了。
把研究满汉全席,建造圆明园的精力一半拿来琢磨火器,清军也不至于在鸦片战争中几十万干不过区区几千英夷!太平天国也不可能兴风作浪,攻下江山半壁。但有一点值得肯定的就是清朝的国土疆域是非常辽阔的,并且维持了很多年。这也说明了在西方还未强大的冷兵器时代,八旗军的战斗力是相当可观的。
很多国人对清朝的印象,最开始的心理反应是对异族的不认同。接着是脑海里跳跃的古板服饰,和那倒凤压龙,傲慢乾坤,嚣张不二,把江山和幼皇玩弄于股掌之间;号称则天再世的慈禧太后。然后是为民请愿,虎门销烟的林则徐。视死如归,以血报国的邓世昌。以及颇具争议的鸡汤大厨曾国藩,卖国冠军李鸿章;窃国大咖袁世凯。再然后就是大刀王五,精武霍元甲,无影脚黄飞鸿和他的宝芝林了。记得少年时,每每放学打开电视,映入眼帘的是清装剧的话,第一反应就是换台;没有理由地换台。换到春秋战国背景,隋唐背景或者宋明背景的古装剧心里才感觉舒服很多。这也许就仅仅是个人喜好的关系吧,我无从知道。
后来逐渐成长,了解的历史资料多了些,才慢慢能接受清装剧,但也是热衷于明末背景和清末背景。正儿八经的盛清背景电视剧给我的感觉就像潜水到了大海深处,透不过气来一样。当然,郑少秋的《戏说乾隆》要除外。当时我就认为乾隆皇帝是满清十二帝里面颜值最高且最有福气的皇帝。先辈开疆拓土,后世垫脚顶锅,就数他最风流快活;纵观历史事实,也确实如此。
清朝几百年的江山,相比于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只是珍海一珠。但约三个世纪的岁月沉淀量,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影响也是不容小觑。清朝也有很多的清官贤吏,也有不少的才子佳人和英雄侠士。对于一个已然故去的朝代,无论我们喜欢与否,都应该去正视去接受去了解并深刻体会。
清朝这一段实实在在的历史篇章,也将会永远镌刻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丰碑上。让我们自身乃至后世子孙都深深记住落后就会挨打的沉痛教训,如今的华夏神州之上,五十六个民族同为龙的传人,应该团结一致,自强不息。时刻奋发,励志图强!【完】
图片来源于网络,感谢原作者,侵删。本文为作者原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