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的手术分为两部分:甲状腺的切除和淋巴结的清扫。

甲状腺切除方式分以下几种
1、全甲状腺切除术:切除所有甲状腺组织,无肉眼可见的甲状腺组织残存
2、近全甲状腺切除术:切除几乎所有甲状腺组织(保留<1 克的正常甲状腺组织,如喉返神经入喉处或甲状旁腺处的非肿瘤性甲状腺组织)。
3、甲状腺腺叶+峡部切除术
术式的优劣势对比
全切或近全切
优点:完全或者几乎切除了所有甲状腺组织,所以降低了术后复发风险,利于通过甲状腺球蛋白检测肿瘤的复发和转移,利于术后放射性碘的治疗。
缺点:发生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和喉返神经受损的风险增加
适应范围:①童年期有头颈部放射线照射史或放射性尘埃接触史;②原发灶最大直径>4 cm;③多癌灶,尤其是双侧癌灶;④不良的病理亚型,如:PTC的高细胞型、柱状细胞型、弥漫硬化型、实体亚型,FTC的广泛浸润型,低分化型甲状腺癌;⑤已有远处转移,需行术后放射性碘治疗;⑥伴有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⑦伴有腺外侵犯(如气管、食管、颈动脉或纵隔侵犯等)。全/近全甲状腺切除术的相对适应证是:肿瘤最大直径介于1~4 cm之间,伴有甲状腺癌高危因素或合并对侧甲状腺结节。
腺叶+峡部切除
优点:保护甲状旁腺功能、对侧喉返神经,也利于保留部分甲状腺功能
缺点:可能遗漏对侧甲状腺内的微小病灶,不利于术后通过血清Tg检测病情和放射性碘的治疗
适应范围:局限于一侧腺叶内的单发DTC,并且肿瘤原发灶≤1 cm、复发危险度低、无童年期头颈部放射线接触史、无颈部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对侧腺叶内无结节。甲状腺腺叶+峡部切除术的相对适应证为:局限于一侧腺叶内的单发DTC,并且肿瘤原发灶≤4 cm、复发危险度低、对侧腺叶内无结节;微小浸润型FTC。
淋巴结的清扫
目前将颈部淋巴结分为六个区
I区包括颏下区和颌下区淋巴结;II区为颈内静脉淋巴结上组;III区为颈内静脉淋巴结中组;IV区为颈内静脉淋巴结下组;V区为枕后三角区或副神经链淋巴结;VI区也称前区,包括环甲膜淋巴结、气管周围淋巴结、甲状腺周围淋巴结及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文字有些复杂还是直接上图来的直观

中央组淋巴结即是颈淋巴结分区的VI区
目前对于癌灶一侧的中央区淋巴结常规清扫,对侧以及其余分区的淋巴结主要根据淋巴结转移情况和癌组织的类型、位置和大小决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