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根据读者叙述改编,为了方便阅读故用第一人称“我”。
最近,大家都在讨论,怎么样才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看到这个问题,突然想起我以前的一个女同学,我们是高中同宿舍舍友,那时候上学她就说,目标是赶紧成家做贤妻良母。
那会她交往了一个高我们一年级的男朋友,后来她男朋友高三转去当兵几年,然后回来了考了省内的艺术院校,我那个女同学为了和男友一起,也很努力考上了那个学校。
他们两个人从高中谈到大学,感情一直很好。大一第二个学期,我同学生日,那天阳历正好是5.20,她回老家做生日,他们家帮她介绍了一个对象,那相亲对象送她回的学校。
回去学校不到一个月,我那个女同学就申请退学和家里介绍的相亲对象去了广州,她学校里谈的那个男朋友都没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呢,就莫名其妙被抛弃了。
女同学小小年纪就很有想法很有主见,之所以选择家里介绍的对象,主要是这个相亲对象比学校里的男友条件成熟,未来前景清晰。
这个相亲对象家里做玉石生意的,生意做得很大,经济条件很好,是她家一个远房亲戚介绍过来的,知根知底。婚后,女同学生了两个女儿后,第三胎终于生了儿子,日子过得富裕知足。
以前我们觉得她结婚太早了,其实现在看来,她才是那个最通透,最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的人。她们家在我们小镇上开了个超市,经济条件比我们纯农民家庭出身的要好一些,平时待人接物比我们精明有礼数,思想比较早熟吧。
02
往往那些懂得自己想要什么的人都过得挺好的,同事有个闺蜜出身底层农村,没有读多少书,早早就去广东打工。她说一定要嫁个城里人,让孩子从小得到好的教育。果真执行力很高,那几年交往的男友都是广东本地人。最后确实如愿以偿,找的是本地有房的土著。
上面这两个案例的女主角,一直都是那种自己想要什么的人,而有些女人在做选择的时候感性多于理性,都是一腔情愿凭据第一感觉,不懂得自己想要什么,最后发现稀里糊涂做的选择,违背了初心,想纠正就难了。
所以很多女人从来没有搞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往往是丢了西瓜捡起芝麻。如果选了芝麻就安心培养芝麻也好,但是往往要纠结丢弃掉那个西瓜。
我以前做红娘,发现很多剩男剩女就是这种个性,不敢做决定,遇到选择往往优柔果断。当她们选了芝麻的时候,发现不能如想象中如意的时候,又觉得或许西瓜更适合她们。
当然等她们有机会选择西瓜的时候,又不会满足了,觉得好像失去了啥一样。导致这种悲剧的原因,主要是她们根本搞不清楚自己真正想要什么?为了这个选择要放弃什么,总舍不得做取舍,以为这个世界上总会有那么一个人百分百令她们满意,可以和她们完美匹配。
结果就一直找啊找啊,等啊等,把年纪都拖大了。其实在一段关系里面,特别清楚自己想要什么的人,才是真正掌握主动权的人,往往他们不会活在别人的坐标系里头。
03
最近看娱乐新闻,有些人取笑吴佩慈生了几个孩子都没有嫁入豪门,其实人家比我们更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吴觉得靠她自己在娱乐圈打拼太辛苦了,找个富豪生孩子收益大,人家算是求仁得仁了。围观群众有啥好担心的呢?
还有章子怡,当初嫁给离过两次婚的汪峰,大家都不看好,如今看到章子怡一家都过得幸福的时候,不得不佩服国际章这种我选择我承担的霸气。
她也是非常清楚自己想要什么的女人,喜欢什么,积极去争取,失败了自己承担。这种女人怎么可能过得不幸福呢?
所以一段感情里,过得好的那些人都特别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掌握主动选择权。没有机会的时候会制造机会,不会成为被动的那一方,迷迷糊糊,等着别人赏赐给你机会。
总之凡是被动,认知不清晰,等待上天派送缘分的人,想得到幸福,都要指望运气。如果一直运气不好呢,遇到都是渣男罢了。这种人说到底是缺乏承担的勇气和担当。希望大家都不是这类人。
EMD:你们从以上案例里得到哪些启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