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初唐四杰一般以王、杨、卢、骆为顺序,不过有人却有意见,就是排行第二的杨炯,《旧唐书·杨炯传》记载:
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词齐名,海内称为王杨卢骆,亦号为'四杰'。炯闻之,谓人曰:'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当时议者,亦以为然。"
这个让杨炯不以为然的“王”就是大名鼎鼎的王勃。王勃(约650年-约676年),字子安,出身儒学世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以《滕王阁序》传名千古。
一、诗书传家的王勃
在第一篇《观唐习律01 从《野望》看五律之法 为何说王绩开唐五律先声》中,介绍过初唐诗人王绩。王绩有个桃李满天下的哥哥王通,他的学生里有魏征、房玄龄、温彦博、李靖、陈叔达等人。王通的儿子中有一个叫做王福畤,这个王福畤生子七人,分别是:王勔(mian)、勮(jù)、勃、助、劭、劼(jié)、劝。其中老三叫做王勃,《旧唐书》本传谓王勃:
“六岁解属文,构思无滞,词情英迈,与兄才藻相类,父友杜易简常称之曰:此王氏三珠树也。”
杜易简是杜甫爷爷杜审言的堂兄,也是初唐时期政坛上的重要人物,因为和长孙无忌、褚遂良、裴行简反对武则天而受到迫害。作为王福畤的好友,他称赞王勃三兄弟为:“王氏三珠树也。”后来王勃在《滕王阁序》里好像忽然想起了杜易简,其中专门写到"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
唐代刘肃的《大唐新语》记录了这么一个故事:
裴行俭,少聪敏多艺,立功边陲,克凶丑。及为吏部侍郎,赏拔苏味道、王勮,曰:“二公后当相次掌钧衡之任。”勮,勃之兄也。时李敬玄盛称王勃、杨炯等四人,以示行俭,曰:“士之致远,先器识而后文艺也。勃等虽有才名,而浮躁浅露,岂享爵禄者,杨稍似沉静,应至令长,并鲜克令终。”卒如其言。
当时的吏部侍郎裴行俭善于看人,他认为王勃”虽有文才,而浮躁浅露,岂享爵禄之器耶!“果如其言。王勃先是被沛王召为沛府修撰,因为作《檄英王鸡文》“讨伐”英王鸡。结果惹怒了唐高宗,皇帝认为这个王勃不务正业,不但没有去劝导王子们沉浸于游乐之中,还可能导致诸王之间产生矛盾,因此把王勃赶出了王府。
后来王勃又犯了一次错误,有官奴曹达犯罪,王勃先是收留后又惧事泄,竟然把这个人灭了口。自己差一点因此被诛,而他那个为儿子们自豪的父亲王福畤因此被贬为交趾令。王勃探望他父亲时作了最后两件事,其一,路过滕王阁,留下了那篇《滕王阁序》,让自己的名声达到了顶峰;其二,探望的路上落水而死,年仅29岁,真是盛极而衰。
二、王勃的几首送别诗 思革其弊,用光志业
王勃最有的文章是《滕王阁序》,这里不说文章,先看看王勃最有名的一首诗。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这是一首典型的偷春格五律,第一联对仗(首句押韵的偷春格,韵脚平平相对),第二联不对仗。除此以外,这还算是一首标准的五言律。在初唐时期,五言诗还占据着主导地位,七言诗要少得多。无论是初唐四杰、文章四友、沈宋,他们的五言律和五绝远远多于七律和七绝。
在当时的文坛,盛行以上官仪为代表的诗风,杨炯在《王勃集序》中批评当时文坛"争构纤微,竞为雕刻","骨气都尽,刚健不闻",而王勃一出,"思革其弊,用光志业" 。他的创作"壮而不虚,刚而能润,雕而不碎,按而弥坚" ,对与转变风气起了很大作用。
我们再看另一首送别诗,《别薛华》:
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
明《唐诗广选》中的一段话值得注意:
唐初五言律唯王勃《送薛华》及此诗,终篇不着景物而气骨苍然,实首启盛、中妙境。
这两首诗没有写特别具体的景物,这对于八句的五律和七律来说比较少见,一般至少在中间二联会有景物的描写,例如王勃的另外一首送别诗《饯韦兵曹》中对于景物的描写:
征骖--临--野次,别袂--惨--江垂。川-霁--浮烟--敛,山-明--落照--移。
鹰风--凋--晚叶,蝉露--泣--秋枝。亭皋--分--远望,延想--间--云涯。
这首诗在中间二联都是很具体的写景,诗词创作中离不开情和景的相互搭配。只写情不写景相对来说难出精品。只写景则不然,一切景语皆情语,好的写景或者咏物诗自然会有诗人的感情寄托于中。更多的是情景相互交融的作品。
再回头看看《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这首诗除了第一联虚写景物外,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其他三联都是抒情议论:
............................................................。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这种作诗之法比较难掌握。平常作诗,根据立意与情感色彩,选取几个适合的景物意象,利用虚词(动词形容词等)链接成句,然后理清顺序章法,组合成篇即可。如果”终篇不着景物而气骨苍然“,就太考验诗人笔力了。
另外,注意这几首诗的句法结构,参差错落,阅读时节奏上就不会感觉到单调,这是诗家要注意的细节。
还要注意诗人的练字,佳句中往往妙在动词和形容词,如句中练一字:鹰风--凋--晚叶,蝉露--泣--秋枝;征骖--临--野次,别袂--惨--江垂。句中练二字相对复杂一些:川-霁--浮烟--敛,山-明--落照--移。
三、 王勃的写景咏物诗
昨天的文章《观唐习律七 写出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的诗人却以模棱两可闻名》里,录入了苏味道的几首咏物诗,今天我们看看王勃的这首咏物诗,《咏风》:
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先说一下诗体,这首诗在不少赏析中被写作五律,熟悉格律的朋友知道,这首诗并不是严格的律诗。第一联,肃肃凉风生(仄仄平平平)或者肃肃凉景生(仄仄平仄平)都不是律句,加我林壑清(仄仄平仄平)更不是律句;第三联去来固无迹(仄平仄平仄)、动息如有情(仄仄平仄平)也都不是律句;日落山水静(仄仄平仄仄)是律句中的拗句,为君起松声(中平仄平平)也不是律句。
这首诗只有第二联是律句,清屈复撰《唐诗成法》分析道:
此首本五言古,然气味纯乎是律,姑录于此,识者味之。“加”字有斟酌,“寻”字妙,“君”字遥应“我”字,有情。
屈复说: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古体,不过气韵很像律诗,暂且录于此处。
文章前言中,写了杨炯很不服气排在王勃的后面,不过有人为王勃抱不平,明钟惺、谭元春合编的《唐诗归》评价这首诗:
钟云:只读末二句,知世人以王、杨、卢、骆并称,长为无眼人矣。又云:读至此,心眼始开,骨韵声光,居然一李颀王昌龄矣。谭云:子美咏物诸小诗,俱得此法之妙。又云:“为君二字妙,待物如人矣。
这首诗要注意的是,”只读末二句,“ “子美咏物诸小诗,俱得此法之妙。”咏物诗的佳作,往往难在描摹事物外在形貌和寄托的情感如何水乳交融,诗人常用拟人手法将事物赋予人格的魅力,所以说““为君二字妙,待物如人矣。”。钟惺直接就说,那些”以王、杨、卢、骆并称”的家伙,都是“无眼人”呀。
这首诗第一句破题说“风”出现了:肃肃--凉风(景)--生。后面三句写了风做的事情:加我--林壑清。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然后说了“风”表现出来的特性: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
最后: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第七句说风过后,太阳落山,山水静谧,我虽然感觉不到风了,但是却能够听到阵阵的松涛之声。我虽然看不见你,但是我知道你就在我的身边,我知道你为我做的事情:为君--起--松声。
南宋词人张炎在《词源》中说:
“诗难于咏物,词为尤难,体认稍真,则拘而不畅;摹写差远,则晦而不明。”
咏物诗,要做到形似与神似,刻画景物太逼真,容易拘束,描写景物太虚,又感觉不明确。假如咏物诗写完,说是写梅花,但是套用到桃花上似乎也可以用,就是“摹写差远,则晦而不明”的一种表现。
如果不拘而畅,除了刻画景物时抓住景物的特点,最好要使用拟人的手法赋予景物人格的魅力,这样最易感发读者,这就是:“为君二字妙,待物如人矣。
结束语
裴行俭真是个善于看人的算命先生,初唐四杰中杨炯被贬盈川令,40多就去世了;王勃不到30落水而死;骆宾王因起兵讨伐武则天,兵败后下落不明;卢照邻恶疾不愈,投水而死。
假如王勃没有那么“浮躁浅露”也不至于做出那么违背常理的事情,更不至于连累自己的父亲,当然也不会死在探亲的路上,否则的话他必定会留给我们更多的诗文作品。
如果他长寿的话,能够成为和李杜并肩的诗人吗?
结束时,老街也作一首《咏风》吧:#原创诗词##诗词##文化#
携雨过山楹,扫云天地清,连山催落叶,渡海送涛声。
岁岁枯荣草,萧萧易水情。入窗灯影乱,开卷笑浮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