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伤寒论113方

伤寒论113方

作者: dcfac6b15823 | 来源:发表于2024-01-25 10:27 被阅读0次

一、太阳上篇14方

  1、桂枝汤 桂枝 白芍 甘草 生姜 大枣

  2、五苓散 猪苓 茯苓 泽泻 白术 肉桂

  3、桂枝加附子汤 于桂枝汤内加附子一枚

  4、桂枝加桂汤 于桂枝汤内加桂二两

  5、桂枝人参汤 桂枝 人参 甘草 白术 干姜

  6、葛根黄连黄芩汤 葛根 黄连 黄芩 甘草

  7、桂枝去芍药汤 于桂枝汤去白芍

  8、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于桂枝汤内去白芍加附子

  9、桂枝加厚朴杏仁汤 于桂枝汤内加厚朴杏仁

  10、桃仁承气汤 桃仁 桂枝 大黄 芒硝 甘草

    11、抵当汤 水蛭 虻虫 桃仁 大黄

  附:代抵当汤 桃仁 归尾 生地 肉桂 大黄 玄明粉 穿山甲

  12、十枣汤 芫花 大戟 甘遂 大枣

  13、大陷胸汤 大黄 芒硝 甘遂

  14、大陷胸丸 大黄 芒硝 甘遂 葶苈 杏仁 白蜜

 

太阳中篇35方 

  1、麻黄汤 麻黄 杏仁 桂枝 甘草

  2、小建中汤 即桂枝汤加饴糖

  3、茯苓甘草汤 茯苓 桂枝 甘草 生姜

  4、芍药甘草附子汤 三味

  5、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一两新加汤

  6、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四味

  7、桂枝甘草汤 二味

  8、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四味

  9、厚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 五味

  10、生姜泻心汤 生姜 甘草 人参 黄连 黄芩 干姜〔半夏〕〔大枣〕

  11、甘草泻心汤 甘草 黄连 干姜 大枣〔黄芩〕〔半夏〕

  12、大黄黄连泻心汤 二味

  13、附子泻心汤 附子 大黄 黄连 黄芩

  14、半夏泻心汤 半夏 黄芩 人参 干姜 黄连 甘草 大枣

  15、赤石脂禹余粮汤 二味

  16、大柴胡汤 柴胡 黄芩 半夏 生姜 大黄 大枣 枳实 白芍

  17、旋复代赭石汤 旋复花 人参 半夏 甘草 大枣 代赭石 生姜

  18、小陷胸汤 黄连 半夏 栝蒌实

  19、柴胡桂枝汤 柴胡 黄芩 人参 半夏 生姜 桂枝 白芍 甘草 大枣

  20、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柴胡 龙骨 半夏 人参 大黄 铅丹 桂枝 牡蛎 茯苓 生姜 

大枣

  21、炙甘草汤 甘草 阿胶 麻仁 桂枝 人参 生地 麦冬 大枣 生姜 清酒

  22、四逆汤 生附子 干姜 甘草

  23、栀子干姜汤 二味

  24、栀子生姜豉汤 三味

  25、栀子厚朴汤 栀子 厚朴 枳实

  26、栀子豉汤 二味

  27、栀子甘草豉汤 三味

  28、干姜附子汤 二味

  29、抵当丸 水蛭 虻虫 桃仁 大黄 共杵为丸

  30、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四味

  31、桂枝附子汤 桂枝 附子 甘草 生姜 大枣

  32、(白术附子汤)〔去桂加白术汤〕 白术 附子 甘草 生姜 大枣

  33、甘草附子汤 甘草 附子 白术 桂枝

  34、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麻黄 杏仁 生姜 连轺 赤小豆 甘草大枣 梓白皮

  35、栀子柏皮汤 栀子 黄柏 甘草

 

太阳下篇14方

    1、大青龙汤 麻黄 甘草 生姜 大枣 桂枝 杏仁 石膏

  2、桂枝麻黄各半汤

  3、桂枝二越〔婢〕一汤 于桂枝汤内加麻黄石膏

  4、桂枝二麻黄一汤

  5、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于桂枝汤内去桂加茯苓白术

  6、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 桂枝 甘草 生姜 大枣 蜀漆 龙骨 牡蛎

  7、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四味

  8、甘草干姜汤 二味

  9、芍药甘草汤 二味

  10、茯苓四逆汤 茯苓 人参 附子 甘草 干姜

  11、黄连汤 黄连 人参 半夏 干姜 桂枝 甘草 大枣

  12、小青龙汤 麻黄 芍药 半夏 五味子 桂枝 甘草 干姜 细辛

  13、白虎加人参汤 于白虎汤内加人参

  14、白虎汤 知母 石膏 甘草 粳米

 

二、阳明上篇4方

  1、小承气汤 大黄 枳实 厚朴

  2、调胃承气汤 大黄 芒硝 甘草

  3、猪苓汤 〔猪苓〕 茯苓 泽泻〔阿胶〕 滑石

  4、茵陈蒿汤 茵陈 栀子 大黄

阳明中篇4方

    1、蜜煎导法 一味

      2、猪胆导法 一味

  3、大承气汤 大黄 芒硝 厚朴 枳实

  4、脾约丸 麻仁 杏仁 芍药 大黄 枳实 厚朴

 

三、少阳篇2方

    1、小柴胡汤 柴胡 人参 半夏 甘草 黄芩 生姜 大枣

  2、柴胡桂枝干姜汤 柴胡 干姜 桂枝 黄芩 甘草 牡蛎 栝蒌根

 

合病篇5方

  1、桂枝加葛根汤 于桂枝汤内加葛根

  2、葛根汤 葛根 麻黄 桂枝 白芍 甘草 生姜 大枣

  3、葛根加半夏汤 于葛根汤内加半夏

    4、黄芩汤 黄芩 芍药 甘草 大枣

  5、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于黄芩汤内加半夏生姜

痰病篇

  1、瓜(带)〔蒂〕散 甜瓜(带)〔蒂〕 赤小豆

四、太阴篇2方

  1、桂枝加芍药汤 于桂枝汤内倍加芍药

  2、桂枝加大黄汤 于桂枝汤内倍加大黄

少阴前篇8方

  1、麻黄附子细辛汤 三味

  2、附子汤 附子 茯苓 人参 白术 白芍

  3、麻黄附子甘草汤 三味

  4、吴茱萸汤 吴萸 人参 生姜 大枣

  5、白通汤 葱白 干姜 附子

  6、白通加人尿猪胆汁汤 于白通汤内加人尿猪胆汁

  7、真武汤 茯苓 白术 芍药 生姜 附子

  8、通脉四逆汤 附子 甘草 干姜 葱白

五、少阴后篇8方

  1、黄连阿胶汤 黄连 阿胶 黄芩 鸡子黄 白芍

  2、桃花汤 赤石脂 干姜 粳米

  3、猪肤汤 一味

  4、甘草汤 一味

  5、桔梗汤 桔梗 甘草

  6、半夏散及汤 半夏 桂枝 甘草

  7、苦酒汤 半夏 鸡子

  8、四逆散 甘草 枳实 白芍 柴胡

六、厥阴上篇3方

  1、乌梅丸 乌梅 细辛 干姜 黄连 人参 桂枝 附子 黄柏 当归 〔川椒〕

    2、当归四逆汤 当归 细辛 甘草 通草 白芍 桂枝 大枣

  3、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于前方内加吴萸、生姜 

厥阴中篇2方

  1、麻黄升麻汤 麻黄 升麻 当归 知母 黄芩 天冬 葳蕤 石膏 白术 干姜 白芍 茯苓 甘草 桂枝

  2、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 四味

厥阴下篇1方

  1、白头翁汤 白头翁 黄连 黄柏 秦皮

过经不解1方

  1、柴胡加芒硝汤 于小柴胡汤内加芒硝

差后劳复食复4方

  1、枳实栀子豉汤 枳实 栀子 豉

  2、牡蛎泽泻散 牡蛎 泽泻 蜀漆 葶苈子 商陆根 海藻 栝蒌根

  3、理中丸 人参 干姜 甘草 白术

  4、竹叶石膏汤 竹叶 石膏 半夏 人参 甘草 麦门冬 粳米

阴阳易病1方

  1、烧裈散 男病用女裈,女病用男裈,烧灰

相关文章

  • 慢慢学习伤寒论《一》

    学习伤寒论之前,先了解一下伤寒论的来历,所以要从伤寒论的序开始学起,我每次读伤寒论的序感觉其实就是张仲景的血泪史啊...

  • 胡希恕

    伤寒论

  • 随笔(二八三)

    张仲景和《伤寒论》(一) 有人认为《伤寒论》只是论述人体感受寒邪而得的一种外感疾病,其实这是对《伤寒论》非常不了解...

  • 我对《伤寒论》六经实质的看法

    本文摘要自欧阳卫权之《伤寒论六经辨证与方证新探》 初学《伤寒论》这,无一不从六经入其门径,精研《伤寒论》者,...

  • 伤寒论笔记:第5篇-桂枝汤方证和应用

    伤寒论学习笔记(2016/3/4) 恕我愚笨,细细读着伤寒论的原文,我是抛去了后世任何注家的理论,一切以伤寒论原文...

  • 伤寒论笔记第9篇: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伤寒论学习(2016/3/8) 每天伤寒论吗,坚持学习伤寒论原文第八天。 今天科室病人较多,忙了一下午,没太多时间...

  • 三胡堂中医故事会 第40集

    郭生白谈《伤寒论》是本什么书? 下面,我把《伤寒论》先简单的介绍一下:《伤寒论》是本什么书?从大的方面来看,它是一...

  • 黄帝内经与伤寒论的关系

    浅谈一下伤寒论与黄帝内经的关系 黄帝内经与伤寒论都是中医经典,张仲景当年编伤寒论时有参考过黄帝内经。但是黄帝内经全...

  • 伤寒客主加临

    本气加临 根据《破译“病机十九条”》《伤寒·温病·时行》《伤寒论》可得下表: 注: 1、风寒主表 《伤寒论·伤寒例...

  • 读书笔记

    【书名】伤寒论浅注补正 【标题】浅谈伤寒论 【字数】 【正文】 正序曰:医为活人术。迄今医道晦盲,活人者反以杀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伤寒论113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bqvo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