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前我从来都没有打算过理财,一直觉得那是有钱人才需要做的事情,理财是不是必须的?是的,等我发财以后,这就是每当我遇到这个问题是持有的态度,而我从来没有去想关键的问题:我究竟会不会发财?我什么时候能发财?
对于金钱,我从来都是很散漫很随意的态度。这也昭示着我究竟是一个怎么样的人:一个赚多少花多少的月光族,月薪比起刚毕业增长了许多,但是我却没有存下多少钱,我从来没有想过原因,也似乎一点都不care,每当遇到需要金钱才能实现的愿望,我都是以这个理由答复自己的内心:等我发财以后我就可以去做了.
实际上这跟放弃无异,可我却心安理得觉得自己会去实现。so stupid。
grace送的《金钱整理》是我的第一本理财书,实际上它更偏向于整理,也是从这一本书开始,我重新审视了我自己的金钱观,回想过去,在这么短短的四五年时间,我浪费了多少钱,又筑起了多少债台啊!而我却浑然不知。
我那错乱偏差的金钱观:
1.不舍得付费学习,却愿意花在享乐上。培训上课、分享会我以前是不太愿意付钱的。首先觉得网络上资源很多我也可以找到,确实可以找到,但是却没有心思去学习。不付费的课程对我来说并不珍贵,我态度也很随意。
但是改变之后,接收了付费学习这个观点,发现无论是授课者还是学习者都变得认真,懂得去尊重这门课程。
2.我没有钱所以我不需要理财。以前因为自己没有存款所以也从来没有去整理,所以虽然已经有3年的记账习惯,但是也只是流于表面,看着每年的支出增长,除了感叹自己的消费能力,一点作用都没有。
看完理财书之后,我对自我整理了一番,没有一下子到达标准,但是每次消费都已经开始在内心警醒着自己:买这个东西有用吗?我这周已经花费了XX元了我不能再买了!这样的心理暗示对我已经起了作用。
3.等我有钱了我就XXX。这过去是我的口头禅。我从来都没有想过我什么时候有钱了,拥有多少钱才是有钱,我怎么做才能达到有钱这个状态,一直说着,却从来不去执行。
等我有钱了我就去做的事情,我需要多少钱,我需要怎么实施这些都要一一想好,光说是一辈子都无法实现的。
4.谈钱伤感情。产出后,不愿意跟朋友、亲人谈钱,不太斤斤计较,吃亏也觉得无所谓。这不是一种不好的观念,但是稍稍有些偏差。不谈钱,他们觉得理所当然,也不认真对待你的产品你的建议。
我应该值得这个定价。而一旦有了这种理念,双方都会认真起来。
5.开源节流。我是一个很大手大脚的人,经常乱买东西,我不太会思考这个东西我是否迫切需要,反而经常会想这么便宜就买吧!跳楼大甩卖一年能有几次啊!买了或许以后有用呢!买来送人也可以啊!
制止自己,想想什么才是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如何把钱投入到对自己有利的方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