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9日归途:
1月29日我们开车回家,临出发查导航,看见高速上的那些红色堵车标识,心里就发慌。前年回老家,堵在路上太久,还在服务区过了一夜,第二天早晨才到家。
我们决定这次走底下,不上高速了。导航显示2小时的差距,但总比堵在路上强。于是,我们上午10点半出发,一路畅通无阻,现在底下的公路和高速上没多大区别,有些大都高架,就速度慢了一点,但随时可停车吃饭,上厕所。
这次途中,让我们最感兴趣的是汽渡。我从来没经历过汽渡,不仅孩子们好奇,我也觉得这个太有趣了。以前过江阴大桥的时候,只能打开车窗望两眼长江。这次我们居然来到长江边上,尽情的欣赏江上风景:那船只、那海鸥、还有那无数的江浪涌动。我们拍照留念。
晚上6点半到家,和亲人们相聚一堂。
这一天还算融洽,途中,孩子们有点小吵小闹不妨事。但晚上睡得比较晚。
1月30日:核酸+姐家
这一天我们去医院做了核酸,全程挺顺利,十来分钟就完成了,没有费用,也没有遇到那种长长排队。感恩国家,感恩这一切背后的付出者。
后来,我和先生去超市买了几盒礼品,准备下午去姑姑家。不知道别人家买什么,每年过年我会买这些,每次他们也都会说:买这些做啥,又不吃这玩意。
回到家,几个孩子还在看电视。我觉得很不妥,哥哥对我有了情绪,埋怨我去哪没有带他,后来,我下楼带他们玩的时候,兄弟俩越发把不高兴的事情说了出来:什么新鞋子穿得不舒服、什么不喜欢在三姨家(我姐家)、不喜欢我去哪他们也不知道。最后他们想回家。
我打算给他们买鞋子,先生说没必要。我也没顺着他们(新鞋没有不舒服只是皮鞋跑不快而已)。后来和他们沟通一番,他们慢慢没了情绪,我们也高高兴兴地在姐家吃了午饭。饭后没多久,我们就回了外婆家。姐留我们玩半天,我考虑姐家的大女儿学习紧张,就推辞了。
下午,我带着哥哥去了姑奶奶家。弟弟留在外婆家和他表哥玩。这一天,我和孩子们相处得还算融洽。
要说让我烦恼的是第二天发生的事情。
1月31日:哥哥与外公下棋
1/31这一天,发生了三件不太愉快的事情。
第一件事就是哥哥中午和外公下棋。哥哥与外公下了三盘,每盘都输了,每盘之后,外公会开玩笑的让他拿五元钱(输家要出钱)。老人说的都是家乡话,也是开玩笑的那种话语。
孩子不太懂,第三盘下完之后,当外公又开玩笑说让他拿钱的时候,哥哥突然急得哭了起来,还“义正言辞”地指责外公“悔棋”,不公平,还说,一开始也没说要“五元钱”的规则,怎么外公总是向我要钱。
他边哭边大声指责外公的“错误”。我立刻严格制止他,不可以这种态度对长辈这样说话。我说,外公和你开玩笑呢!
我不想要这样的玩笑,让我不舒服,长辈做的就是对的?他对我大喊。
当时,一屋子的人都在瞧着我和他。幸好,我还能冷静。明白这时候孩子什么道理都听不进去,难道我要维护家长的威严就要对孩子又打又骂?那样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当时我也顶住“压力”(父亲希望我打孩子几下),我适当“让步”,对孩子共情几句,尊重孩子。一会儿,孩子没了情绪,以后再和他探讨这件事。
第二件事是兄弟俩吵架并要打了起来,中途还影响了外公午觉。中途被我阻止了(如果在家我不会阻止,一旁观察,没有危险就不管)。但是我用语言让他们停止争吵,不否认也不肯定他们。
第三件事是晚上弟弟想让外婆与我们一起睡。外婆来了,他们两个却不想与外婆一个被子,非要和我盖一个被子。我让弟弟睡中间(他提议外婆与我们睡),这引起了他的很大不满,他总说挤(其实不挤他不想与外婆睡而已),就一直往我和哥哥这边挤,外婆让他靠过去,他不去一直说:“烦死了、挤死了”。
我知道他不愿意有情绪。我没有多理会,只是建议:隔壁有房间,要不要去那边睡。
他显然不同意,哼唧歪歪地闹了大半个小时,结果他们都睡着了。
我却被他弄得迷迷糊糊,睡得不安稳。过了好久,以为天快亮了。结果看手机才11点半,想到还没打卡日更,赶紧写了百把字打了卡,发布又转为私密文章。
这三件事我不知道处理的方式对不对。我没有打骂,没有太多说教,只是就事论事。
对于这三件事,父母亲生气了。他们告诉我:你家的这两个孩子长大后“不得了”,无法无天,根本不怕你们有什么用?
我有点生气,一直以来他们就奉行那种打骂教育,认为孩子必须怕父母才对,哪能容忍孩子“顶嘴”、跟你“理论”。
后来,我笑笑没有说什么,老人家一辈子的想法不是一天两天说变就变的,确实我的教育方法有些也不足,慢慢改变吧。
过年,最重要的就是阖家欢乐。多陪陪老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