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麦家理想谷
本文原创,转载请联系后台
/
最近,蔡康永的大电影上映。阿谷君记得他说,这是送给小s和《康熙来了》粉丝的一份礼物。
如今,《康熙》走过十二个年头,已经成为了回忆。站在康熙的角度看,这部电影确实是康熙对粉丝的盛大告别,也是蔡康永对挚友小S的热烈告白。而曾经画面里的主角,也活得越来越缤纷。
写书、拍电影、从《康熙来了》到《奇葩说》,蔡康永那儒雅的气质和不俗的谈吐一直深受粉丝的喜爱。他是公认的“特别会说话”的人,被称为是“有头脑的文化人”。
他会慢条斯理地跟你讲道理,往往一句话就扎进你心里最柔软的地方。而这神奇的能力,也许正是读书所赋予他的。
说起来,蔡康永是个不折不扣的“富二代”、“公子哥”。
他的爷爷曾经经营上海自来水公司。父亲蔡天铎更为传奇,1949年前,不仅是上海滩的大律师,还是中国最大轮船公司——中联轮船公司的老板,那艘有“中国泰坦尼克号”之称的“太平轮”就是他们家的。
▲蔡康永的父亲母亲1949年,太平轮因事故沉没,蔡父赔付遇难家属导致公司破产,几经波折,最终到了台湾做律师。在台湾的生活,虽然已没有上海的豪华奢靡,但是也不清贫,身边经常会有好几个佣人照看。
▲改变蔡康永家庭命运的太平轮小时候,父亲在蔡康永眼中是最厉害的大律师。
蔡父打官司有三不:
一不接告人的、只接被告的案子;
二不接离婚的案子;
三不接刑事案,只接民事案。
就是这样富有学识、一脉正义、倔强的血液流在蔡康永身上,才有了今天这样一位正直幽默却有点孩子气的鬼才。
那时,蔡康永已学会把自己藏进家里的书房。读《红楼梦》,读武侠、读科幻、读经典……比起蔡公馆的嘈杂喧闹,蔡康永更喜欢书里的世界。蔡康永如饥似渴地读着各种名著,年幼的小心灵一次次地去接近书中那些伟大的灵魂。
另一方面,蔡康永出生于名流之家,家中积留下的文化习惯,让他自幼便开始接受正统文化的洗礼和教育:父辈间谈的都是书、画等文化之事,教导他的都是“不认识文徵明就算不上知识分子”。
这些都在促进着年幼的蔡康永养成读书学文的习惯。这样的习惯,也给他的人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读书这件事,甚至到后来都融进了蔡康永的工作中。
高中时期的蔡康永是学生会主席,同时兼任校刊主编。后来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学电影,算是科班电影出身。毕业后做过编剧,曾签入知名的邵氏电影公司,做过台北电影节的评审。几番转折后,他干起了主持人的行当。
后来,蔡康永主持了一档叫做《周二不读书》(后来改名为《今天不读书》)的电视节目,用读书来包裹着“不读书”的栏目。于是,蔡康永有了一个外号:不读书教主。
当然,这是反语,在这档“不读书”的节目里,蔡康永向观众推荐了一本又一本书,当时这档节目的收视率相当不错。
“读书节目应该让不喜欢读书的人变得喜欢读书。”这是蔡康永主持这档节目的宗旨。
蔡康永推荐书从来都有他自己的标准和选择。比如他曾经推荐过温世存的《告别贫穷》。蔡康永坦诚地说,纯粹从书的角度来讲,这本书写得并不是十分吸引人,这样的故事如果在一个好的创作者手里,可以被“写成非常动人充满血泪的故事,能够激发大家更多的热情来参与”。
他表示:“当我们翻开一本书的时候,如果它开启了你对人生新的信仰,那么这本书就值得读。读书很大的乐趣在于对已经存在世界上、存在生活当中的东西有更进一步的了解,这了解不靠阅读是无法获得的。”
这其实也可以看做蔡康永选择所读书籍的标准之一。
“读书要接触原点”也是蔡康永的主张之一。他说,如今很多人不看《红楼梦》,不看《战争与和平》,却一直看改编成的电影、漫画或者玩改编后的游戏,这种体验跟阅读经典是有很大差距的。
蔡康永虽然经常推荐书籍,但是与很多爱好读书的人不同,蔡康永在一次采访中告诉读者:“不用害怕读到烂书,因为烂书会让你明确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
蔡康永觉得,大量的阅读,是可以改变命运的。在他看来,人生有限,而阅读可以扩宽人们的经验,可以看到别人的人生,“有机会看到别人的人生长什么样子,就会培养出一种抽离的能力。”
读书,就是在一切已知之外,保留一个超越自己的机会。蔡康永是这么做的,也一直在鼓励大家这么做。
读书这件事,在如今已经变得越来越稀松平常,娱乐圈爱读书的明星也大有人在。但真正能做到像杨绛所说的那样“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的人,着实不多。
蔡康永可以算一个。
有人评价蔡康永鸡汤,也有人说他毒舌,但是当你认真去听他的话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其实,他说的都是再现实不过的感悟和道理:
我们相信别人,有时不是因为我们人好,而是因为我们需要;我们需要相信别人,这样比较容易活下去。
一不小心就长大了,再不小心就死掉了。
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耶”。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耶”。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错过新风景。
……
面对生活,其实蔡康永一直是一个旁观者的角色。这从他小时候将自己藏在书房的时候就开始了,面对蔡公馆的人声鼎沸和大人世界的社会无常,蔡康永一直是一个抽离的状态。
▲小时候的蔡康永虽然家庭条件优渥,但是蔡康永形容自己的童年时用了一个词叫“苍白”。
蔡康永出生时父亲已经年过半百,还有一个比他大很多的姐姐。对他来说,他不能像别的小孩一样和父母打球、游泳,只能整日看着父母在应酬。这是属于两个世界的隔阂。
“出生的家庭尽管不能任你挑拣,人生却依然是你的,请务必善加挥霍。”
特殊的家庭环境让他从小就知道“美人再美,也有老去的一天”,豪华客轮太平轮会沉、家道也会中落,他知道人的多变也知道人性的丑恶,所以一向温和,以旁观者的心态,把自己知道的道理讲给别人听,因为很多事他都已经冷静地看透了。
就像他自己说的,他是一个“修炼”过的人。他的“修炼”,指的是对生活做一个旁观者,然后转身投进读书的怀抱。
这是他与自己与生活和解的一种方式,是他为自己找的人生的另外一种可能性。
在《康熙来了》走过十二个年头之后,蔡康永终于选择一走了之,不再来了。从那以后,舞台上少了一个常常乱笑的主持人,而世界多了一位挥洒自如的主人公。
写书、拍电影、做网络节目。他好像又把自己的人生重新活了一遍。
▲康熙来了海报记得蔡康永曾在一次记者采访中说过:“我的灵魂有点太老了,我太早就闻够了衰老的气息,我只好倒过来活。”
所以,他不知不觉地往游乐园方向走去,尝试换不同的方式来生活。
就如同,他曾说,如果只看合乎自己口味的书,那你永远只能知道你已经知道的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