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39、宋|苏轼《吉祥寺赏牡丹》: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

39、宋|苏轼《吉祥寺赏牡丹》: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

作者: 清雪津月 | 来源:发表于2023-05-14 18:23 被阅读0次

吉祥寺赏牡丹
【宋】苏轼

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
醉归扶路人应笑,十里珠帘半上钩。

【字词注释】

(1)吉祥寺:寺名,在今浙江杭州。
(2)簪花:在头上插花、戴花。
(3)羞:难为情。
(4)扶:搀扶。
(5)珠帘:珍珠缀成的帘子。
(6)半上钩:帘子全部起来。

【译文】

人老了,还把鲜花戴在头上,我不害羞,倒是花儿应该为自己在我头上而害羞。赏花醉归路上引得路人哄笑,十里街市上的老百姓都把帘了卷上,走出门来观看这位放荡不羁、走起路来东倒西歪的太守。

【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创作背景】

宋熙宁五年(1071年)五月二十三日,时任杭州通判的苏轼跟随知州沈立去吉祥寺僧人守璘的花园中集会赏牡丹,赏花第二天沈大人向众人展出十卷《牡丹亭》,苏轼看到赏花画面的壮观、恢弘的书籍以及与诸位市民一同游玩的快乐有感而写下这首《吉祥寺赏牡丹》。此诗即是当时记实之作,表现了观赏牡丹的热烈场面和诗人簪花的情趣。


【诗词赏析】

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

开头两句写诗人簪花之趣。虽说当时礼俗士大夫集会时可以簪花,但老人簪着花成群结队走在街市上,终觉有些不好意思。为了突出这种心态,作者掀起一道波澜,“花应羞上老人头”,说花不愿上老人的头。而事实是,不管花愿意与否,还是上了老人的头,增添了不少情趣。两个“羞”字,一说人,一说花,相映成趣,语妙天下。同时说明包括诗人在内的官吏最终还是乐于在百姓面前亮相的。花活了,人更活。从而进一步缩小了官民距离,更有意义。

醉归扶路人应笑,十里珠帘半上钩。

后两句是写诗人醉归而路人嗤笑的场景。这里诗人恰当地用了杜牧之诗:“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十里街市上的老百姓把帘卷上,走出门来观看这支浩荡的插花队伍的经过,只需要点出这一点,当时盛况就好像在眼前。于是,官民同乐的主题也就圆满地表现出来了。诗人之所以在珠帘上钩时用“半”字,是因为作诗需要留有余地,给读者以想像空间。

这首诗运用夸张、拟人修辞手法并且连用几个动词,有利于渲染出一种喜剧情调氛围,体现了诗人极高的文学造诣。“人”、“花”、“老”、“羞”四字有意重复使用,更使诗的音节回环往复,表现出诗人超旷豁达、狂放不羁的襟怀。在这种超然物外的旷达态度背后,我们不难领略到诗人对人生、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

#【诗词人生第三辑】•花开四季

相关文章

  • 诗歌分享175

    《吉祥寺赏牡丹》 宋·苏轼 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羞上...

  • 诗歌分享174

    《吉祥寺赏牡丹》 宋·苏轼 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

  • 人老簪花,风流自赏:东坡诗一首

    吉祥寺赏牡丹 苏轼(宋) 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 醉归扶路人应笑,十里珠帘半上钩。

  • 心若年轻,又何俱岁月老去

    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醉归扶路人应笑,十里珠帘半上钩。------苏轼《吉祥寺赏牡丹》 人生易老天难老,...

  • 硬读《随园诗话》(586)

    补遗卷十(五) 【原书补遗卷十·七】宋人绝句有补采者,如:“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醉中扶过平康里,十里珠...

  • 吉祥寺赏牡丹 苏轼

    作为群居而生的人类,对热闹的追求向来都是一种本能,或为喜结连理,或为庆贺功名,于是便有“莺已迁,龙已化,一夜满城车...

  • 羞花

    若说帝王终其一生只爱一个女人,并且爱得至真至诚、流传百世,历史上仅有一例。这对男女便是唐明皇李隆基和贵妃杨玉环。 ...

  • 羞花

    城中难得有箱土 刚赴此地空无物 原本只是一箱土 每天以水浇灌之 十日便被绿覆盖 三月就有绿成林 林中有朵羞小花

  • 羞花

    一朵羞花难自抑,月淡星稀两疏篱。莫道晚风秋来早,看尽人间是别离!

  • 羞花

    一棵豌豆苗 终于开花了 叶子里争着抢着靠近它 它想躲也躲不开 一只白蝴蝶飞来了 高兴地吻着花儿的脸蛋 花儿的脸更迷...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39、宋|苏轼《吉祥寺赏牡丹》: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bvps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