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唐.刘禹锡《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
这首诗这样翻译:长安城的大道上,尘土扑面而来,人人都说自己是看花刚刚回来。
玄都观里那红花灼灼的一千多株桃树,全都是我刘禹锡贬官之后才栽种起来的。
这首诗的好处,就是用烘托、比喻和讽刺,给我们留下了一段历史,也留下了一位大写的诗人。
数年后刘禹锡再度回长安,又写了一首《再游玄都观绝句》:“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这是一个多么不屈不挠的诗人啊!有这种不服输的劲头,才能叫“诗豪”。这样的人,哪怕到了唐后期那样黯淡的历史时刻,也照样写得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写得出“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秋词》)。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唐.杜牧《泊秦淮》
这首诗这样翻译:迷离的月光下,轻烟笼罩着寒水白沙,夜晚,我把小船停泊在秦淮河畔,靠近酒家。
酒家那卖唱的歌女好似根本不懂什么叫亡国之恨,她隔着江水仍然吟唱着《玉树后庭花》。
这首诗第一好在结构巧,第二好在感慨深。
我们用《登鹳雀楼》讲唐朝的时代精神,用《出塞》讲唐朝的武功,用《登科后》讲唐朝的文治,用《送元二使安西》讲唐朝的丝绸之路,又用《过故人庄》讲唐朝的富裕和温情,这都是盛唐气象。然后,我们又用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和杜甫的《春望》讲“安史之乱”,这是唐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再用白居易的《问刘十九》、刘禹锡的《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和杜牧的《泊秦淮》讲唐后期的衰亡。刘禹锡还在抗争,白居易却已经隐退了,到杜牧“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那一刻,唐朝也就走到头了。
接下去,历史即将进入一个文质彬彬的时代——两宋王朝。
读《顺着历史学古诗》蒙曼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