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这样的题目,你或许感到奇怪。谁吃饭不是为了自己,这还用问吗?可现实生活中,为谁吃饭的人都有。 有人为嘴吃饭。以嘴的感觉为目的。酸甜苦辣咸,吃的是口味,南甜北咸东辣西酸。有人为心吃饭。想起什么来就吃什么。以自己的想法为中心,吃的是欲望。吃后才知道,并不是自己想的那样……也有人为五脏六腑吃饭。吃的是营养,安全与健康。 食物的色,香,味并不重要。他们不在乎味道与口感。为了达到养生的目的,他们有三项基本原则:
一是吃的少。最忌讳“好吃的吃个死,不好吃的死不吃”。最崇尚一个“少”字。他们认为,五脏六腑也和人一样工作,也需要适当休息,如果负荷太重,它们也会感到累,只是它们不会说。就像一个人挑担子。他最多能挑一百斤,你总是让它满负荷,时间一长,它也想歇歇。可它一歇人就生病……如果让它挑八十斤,或给它放一次假,(又叫轻断食),那么它虽然嘴上不说,可心里高兴,而且路也走得欢……五脏六腑岂不也是这样。
二是吃的杂。人的五脏六腑各有各的口味儿。按中医的说法,五脏有五色,五味入五脏。甜入脾,酸入肝,苦入心,咸入肾,辛(辣)入肺。为五脏六腑吃饭,就得五颜六色,五味俱全。如果总是偏食,有的脏腑就会饿肚子,一顿两顿或许无大碍,但日久天长,这个吃不饱的脏腑,工作起来就没有效率。到它精疲力尽时,它就会罢工。那时,人同样会生病……
三吃的巧。什么叫吃的巧?吃得巧就是恰到好处。什么时侯吃饭,不能完全按钟点来。到了饭点儿,如果不饿就不要吃。 这就叫“新食不见旧食”。 要想“吃嘛嘛香”,最好的办法就是饿了再吃。不饿的时候吃啥都味同嚼蜡。吃得巧还有一层意思,那就是因时,因地,因人而异。不经常偿鲜,少吃反季节蔬菜。坚持“当地,当季,盛产”的饮食原则。只有吃的少,吃的杂,再加上吃的巧,才算是为五脏六腑吃饭。那么五脏六腑都爱吃什么呢?肝脏爱吃绿色的食物,心脏爱吃白色的食物,肾脏爱吃黑的食物,脾脏爱吃黄的食物……在味道上它们也有选择,酸味入肝,甜味入脾, 苦味入心,臭味入肾,辛味入肺……只有五脏六腑吃饱了,满意了,我们才能真正获得健康。
2022.11.12草于银川
欢迎你的阅读,关注,与点赞。你的阅读与点赞,是我写作的动力。谢谢!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