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4点多,我陪同妻子一起方巷沿湖村一一全国最美渔村,她按医院工作任务去做核酸采集,而我则陪同去看看、散散心。
十余分钟后,妻子将车停放在渔村广场的停车场,我们先来到渔村书屋内,这是hs检测工作人员的休息场所。内有空调正开着,还有几个小朋友正忙着学习,这是让人意想不到的一一暑期也有这样的学习氛围,也是我多次来此第一次见到的。我选了一个清静的位置,从书架上挑了一本汪曾祺的书,便细细的读了其中一篇文章,也是有关水乡的,由此看来,我今天一定不虚此行了。
接下来,我离开书屋便外出转转,先沿着主干路一直向北。路西的池塘内种满了荷花,荷叶田田布满了水面,菏花正值开放,笔直的枝干上托着一些菏花,有白色的,紫红色的,粉红色的,还有鹅黄的。亭亭玉立的荷花点缀着这满是菏叶的池塘,让这塘中生机盎然,不失多样化的情趣。我禁不住拍照数张,以作记念。
然后,我向东而去,在一座渔户门囗的方塘中,似乎新修了一座水上亭台,河水清澈见底,底部可见密密麻麻的裂缝。我信步登上亭台,走到水中央处。此时,天上下起了一阵阵稀疏的雨滴,但这燥热的空气热度一丝不见减少,暖风中夹着从脚下飘荡过来的桐油味。这亭台在水中也不寂寞,在它北边有数丛笔直的池杉树,每丛皆有几棵树聚在一起,圆胀起鼓的根部扎根于水中,让人不得不感叹这树的生命力之强。
接下来,雨停了,风似乎更大了一点,我一路向东,直达渔村东边的邗江大堤。远远的便看见一座钢制高塔,应该是信号塔吧!塔顶有几红色大字,自上而下是一一中国最美渔村。这塔位居大堤的脚下,在堤基有房,房内有一正工作的空调,向外不断散发着热气。
越过塔基,我沿着围堤侧面上的八字形柏油路,迈开大步直登上围堤的顶部。站在南北走向的大堤上,向东远望是波澜壮阔的邵伯湖,波浪滚滚而来,似有长江东逝水的气慨。忽见远方一叶偏舟映入眼帘,有一"渔人″荡着双桨,在这滚滚河水中起伏不定而来。
向西望去,渔村全貌尽收眼底,以一条纵贯南北的公路,将渔村分为东西侧,东西两侧皆为河道/池塘环饶。一排排坐北朝南的别墅式建筑,有一层的,也有两层的,大多在绿树红花掩映之下,显得分外妖娆。渔村内最不缺的还是水,在两排建筑之间,也零星分布着数个池塘,有方形的,也有长条形的。
大堤脚下是与围堤并行的长长的河道,河岸边栽种着成排的垂柳,风儿陈陈吹来,枝条飘荡,更显婀娜多姿。河岸边至围堤顶部的侧面上,栽满了花草树木,其中多为垂丝海棠等,可惜的是春天过去了,不见海棠花开的盛景。
时间己不早,我沿着河岸折返向西、再向北而行。在一处池塘里,居然发现了一丛丛的芡实,芡实长出的一个个大绿盘平铺在水面上,偶见一两个布满尖刺的"鸡头″(芡实的果实)长出水面,吐出嫩蓝色的花蕾。带刺的绿盘之间伴生着若干水草,最多、也常见的是菱角。水面上,不时的有一只白鹭掠过,在这河面下留下一圈圈的向外扩散的波纹。
转过池塘向北、再向西,便来到一个临近池塘的小广场,广场的西南角有一个篮球架,架子的篮框真的非常特别,似乎分布着几个高低、角度不同的篮框。忽见一十岁上下的男孩正在遛狗,他快速的紧跟着一条大黄狗,跑来跑去,不知疲倦,欢笑声响彻渔村的上空。
此时天色渐晚,太阳已开始落山,落日的略呈红色的余辉斜照在渔村上空,透过树木花草,哂落在渔村的土地上,渔村的水面上,渔村人的脸上,为渔村增添了一丝丝灵动,更是增添了诸多新时代的新光彩。
因时间已到,我恋恋不舍的往回赶。突然看见,在这渔村北面的一处长条形土地上,赫然座落着一排排的户外运动器材,可用于跑步,也可用于互动式运动,更令人惊奇的是,每台器材上皆有电子屏,运动时可显示若干有关的数据。忽见,三个五六岁的儿童一蹦一跳的来到这里,孩子们居然也能熟练操作,真是让我大开了眼界。
接下来,我迈开步子,踏上了南北的主干道以返回出发点一一渔家书屋。一路上,行人不断,有步行的,有骑车的,也有驾驶机动车的,此时此刻,也略有熙熙攘攘之感。
一路走来,不由得大发感慨:多年前,这默默无闻的、偏安于一隅之地的渔村,也会有今天?古人云,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在其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小小渔村因其地处主导的农耕文化之中,而其独特性则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国家一系列的好政策,如振兴乡村等,对其发展产生了决定性的作用。而举目皆是的农村,则远远不得那么多的幸运与眷顾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