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节课呢给大家分享了从原生家庭走出来的核心,是改变对原生家庭的认知。
今天给大家分享第二个分析,承认事实。我们第一个需要承认的事实就是允许别人以他的方式来爱你。这个世界每个人对每件事情的理解和处理的方式都是不一样的。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套对待外界的生存逻辑。我们在成长的过程当中,我们一定要允许别人以他的方式来,之所以我们对原生家庭有抱怨,对父母有指责,是因为父母的所作所为不符合我们内在的标准。他们对待我们的方式跟我们想要的标准,跟我们想要的不太一样,跟我们所想象的不太一样,我们必须承认一个事实,这个事实就是允许别人以他的方式来对你们。

别人怎么对你,其实呢有时候和你没有太大的关系,是取决于别人内在的模式而决定的。如果一个人不懂得去承认,不允许别人以他的方式来对你,那你就得好好记住我下面的这句话,这个世界没有任何人有任何的义务,一定要按照你的标准来对待你。
你要永远记住这个逻辑,才不至于对外界有太多的抱怨。
成熟是什么?成熟就是允许他人以他的方式来对我。很多人说原生家庭有伤害,各位我们来看看什么叫伤害。我们所有对父母的怨恨、仇恨、敌对、愤怒、对抗等等情绪的产生,其实本质上都是针对什么层面。针对行为层面的,我们之所以生气啊,对抗啊、难受啊、痛苦啊,感受不到爱,那都是因为父母,第一他们对我们做了什么事儿。做的这些事儿是我们不需要的,或者我们不喜欢的。比如说打骂、指责、批评等等。
第二来自于他们对我们没有做什么事儿,而这个没做的事儿,这是我们希望或者我们期待。那我们自己需要的部分,也就是说我们不想要的父母给我们的,我们想要的他们没有给,所以就造成了我们觉得原生家庭有伤害,被攻击,被抛弃。伤害被忽略等等,有了这种感觉,于是伤害就产生了。换句话说,也就是我们所有认为原生家庭有伤害的。对父母有怨恨的,对我们家这个情绪的,都是因为我们只看到了父母对待我们行为层面的东西。如果我们看待原生家庭,看的是表面,看的是行为,看的很肤浅。没有看到真相,只看到伤害的行为本身就会带来我们态度上的消极对抗,就会产生我们所谓的原生家庭的伤害。
事实的真相之一就是父母对待我们的方式,往往是他被对待的方式的一种投射。换句话说父母怎么对你,他不是针对你的,这只是他内在与外界关系的一种投射。而这种内在关系的投射,我在之前也有讲过来自于曾经的经历,或者是来自于他们曾经被对待的模式。换一个人做你爸爸妈妈的孩子,他们往往也会用同样的方式来对待自己的孩子。当你能看到这个真相的时候呢,你就能明白教育过程当中爸爸妈妈教育我们的方式,他不是针对你的。也不是出自于他们的本意,而是出自于他们的本能。
第二个需要承认的事实,我们需要承认,我们无法改变已经发生的事情。对于任何已经发生的事情,我们只能从中总结,从中成长,愤怒,抱怨社会的心态,只会让我们内在对外界有更多的攻击。只会让我们的身边的亲人受到更多的伤害,很多人沉浸在受害者心态当中,觉得原生家庭有伤害,我们很多人也觉得自己的父母亏欠了自己。
其实这背后啊都是一个典型的叫索取心态,或者叫受害者心态。因为你们要怎么对我,所以我受伤了,因为你这么对我了,所以我受伤了等等。这其实背后呢要求的都是别人以我能接受的方式来对我们。那是我们每个人都得明白啊,即使我们的父母,他们有他们的人生需要去完成。
任何人没有任何义务,24小时围着你转,即使是父母们也做不到事事符合我们的标准,我们要少一些要求别人适应我们。要多学一些是影响他人,适应社会。我们要多学会一些接纳别人,以他们的方式存在。当你把这个逻辑搞清楚的时候,你就知道。之所以我们很多人认为原生家里有伤害,是因为我们内在都是索取心态。
什么叫索取心态?第一不允许别人跟我不一样。
第二,我对你好是带着某种目的的。虽然这种目的我在意识上并不一定认同或承认。
第三,你对我的方式,我总会有诸多的要求和标准,你没有按照我的要求和标准来,我会失望,于是会指责指责,甚至会冲突,愤怒攻击等等。
第四,你所当然的认为你就应该这么对我,这其实都是典型的索取心态。
当一个人有索取心态的时候呢,你就会干嘛呢?你就会要求别人或者是控制别人,你要求你控制别人,不管是男人、女人还是孩子,还是老人,对吧?他一定会逆反,逆反的话我们就会感觉特别的失望。”
你。持续失望,最后变成一种愤怒,愤怒之后我们就继续干嘛呢?继续给他更大的控制和索取,于是就会形成一种关系当中的恶性循环。
这个世界没有任何人是为你而准备的,我们都得具备发现爱,看到爱和感受爱的能力,而不是总去要求别人要用我们认为的方式,但是我们接受的方式来对我们。
我们都是被爱的,只是我们没有感受到而已。

我们今天的分享能让大家少一些抱怨,多一些自我觉察,多一些发现爱看到爱的能力,少一些索取多一些慈悲和爱,多一些感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