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禧攻略》和《如懿传》播出后,网上出现了很多对比。其中一个重点活动,就是比较两版富察皇后。
印象比较深刻的一次,是网友做了视频,对比容音(秦岚饰)与琅嬅(董洁饰)在痛失爱子之后,如何表现绝望的情绪。视频中,秦岚的表演显然更有张力,服化道等外部因素也占据了优势。
不过,这段对比并不公正。
富察皇后不止遭受过一次丧子之痛,每次痛苦的等级都不同。视频选取的,是容音最后的崩溃,和琅嬅早期的伤心。两者并不处在同一情节位置上,效果自然有差异。
在我看来,碎片式的对比,很容易有失偏颇。而从整体来看,两个角色的设置、表演方式、服化道风格,都是为全剧观点而服务的。所以,对容音和琅嬅的比较,要从两剧的主旨出发。
首先看看《延禧攻略》。
这是个步步高升的故事,其中的方方面面,都指向同一个目的:让观众感到痛快、过瘾、酣畅淋漓。
所以我们看到,此剧构图舒适,服装精美,人物皮肤干净无暇,故事也让人开心。魏璎珞敢爱敢恨,机智过人,总能化险为夷,战胜敌人。
但是,过于顺利的前进,和过于微小的颠簸,会显得故事不够跌宕起伏,所以电视剧进行到中段时,为魏璎珞安排了一个重大打击,一个剧烈的感情爆发点,使其跌入低谷,为再度逆袭提供条件。
容音的悲剧,就是那个感情爆发点。
这个角色,鲜明且富有新意。
当大部分宫廷剧中的皇后摆出妒妇脸孔时,容音拥有少见的正面形象,善良、温柔、纯洁,深受周围人的喜爱。
但在弱肉强食的宫斗世界,好人极易受伤,更何况容音始终向往自由,终日受到皇后职责的禁锢。多方压力下,她选择了终结生命。这带来强烈的悲剧感,也体现了一定的批判性,还给了魏璎珞极大的痛苦,为她后期的发力提供了最大动机。
简言之,容音的悲情下线,在技术意义和情感意义上都相当到位,是全剧最完整、最打动人心、最有戏剧张力的部分。
秦岚非常适合这个角色,演出了容音的高贵和出尘,成了不少观众心中的“白月光”,再加上全剧奉行平铺直叙的台词、大开大合的肢体动作,也为情感输出提供了便利,使得容音的悲情、愤然与绝望,都充分传达了出来。
而到了《如懿传》,其主旨和呈现方式,与《延禧攻略》基本相反。
这是一场大悲剧,无人胜利,空留余叹。正因如此,全剧的所有力气,都用来营造沉重的现实氛围。
比如,为了重点表现中年危机,要选用有一定年龄和阅历的演员;为了增加厚重感,要采用大气繁复的衣饰;为了更贴近现实,表演方式要内敛克制,有生活感。
所以,通过颜值、构图、衣饰、表演方法来判定《如懿传》(和琅嬅)的落败,并不合理。只能说,两剧主旨不同,风格不同,受众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不过有一件事是相似的。《如懿传》的情节主线也不平坦。如懿在故事前期身陷囹圄,继而走出困境,成为皇后。此处小高峰,是月满则亏的月满时刻,极盛过后,便是无尽的下坡路。
而富察·琅嬅的逝去,就是月满时刻的前提,是悲凉的铺垫和预言。她的悲剧,与全剧所有女性的悲剧融为一体,是集体控诉的重要组成部分。
她与容音不同。容音是鲜明的正派,好得纯粹,而琅嬅是复杂的反派,有相似的端庄和温婉,相似的困于责任的痛苦,也有明显的阴暗面。她伪善、自私,会加害旁人,连贴身宫女都成了她的工具。
但她并没有遭到剧情本身的唾弃。事实上,剧中每一位重要的女性角色,无论正反派,大多有凄美结局。她们的离场方式,体现了主创对女性的深切同情。
同样,琅嬅下线时,主创没有以大仇得报的爽快态度来描绘她的崩塌,而是用哀怜的视角,细致呈现了她的苦楚和无助。
董洁本人也采用了符合全剧基调的内敛演法。第二个孩子夭折时,她怔怔地坐在地上,两行清泪流下,表情克制,但已有足够的悲辛。
随之而来的生病和强撑,也非常准确。那份不堪重负的焦虑、摇摇欲坠的脆弱,体现在憔悴的面容和发颤的声线里,让人不忍苛责,只觉可怜可叹。
董洁也应该获得赞美。她在现实中经历过重大起伏,有阅历,有丰富的心境,几乎让我天然地相信,她可以把琅嬅演好。
所以,你更喜欢秦岚的容音,还是董洁的琅嬅呢?
我想,这不仅与演员的形象和演技有关,也与两部剧的气质有关。
如果你更喜欢极致的情感,可能会偏爱秦岚的白月光;如果你更关注复杂人性,那么董洁的脆弱反派,也确实打动人心。
而且格外让人高兴的是,两位演员,一个三十七岁,一个三十八岁,都在中年时遇到了适合自己的角色。她们已经不再是当初的知画和冷清秋了,但那又如何呢?经过成长和沉淀,我们的中年女演员,理应有广阔的发挥空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