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
电影《春潮》郝蕾饰演的郭建波是一个有争议的女主,有人认为她作像个疯逼,也有人感同身受的大哭写几千字的评论。
《春潮》是杨荔钠导演的一部聚焦于一个家庭里三代女性爱与痛的纠缠电影,它揭示了一段现实生活经常存在的看似美好却一直存在隐痛的母女关系。
本片是文艺片,里面用很多隐晦与意像表达手法,有些人说看得摸不着头脑或似懂非懂。但也有网友说,不理解的人其实都是幸福的人,因为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那些痛与无奈。
更有网友深入地理解及细微解读,能感受到他们说的是影片,其实说的也是自己。
1、
每个孩子都是啼哭着从妈妈身体里出来的,这个过程母子一起经历痛苦然后割裂分离。母子二人同时冒着巨大的风险,尤其在医疗条件差的过去,一不小心就是一尸两命,所以我们常说,每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
就凭着这份生死相依的过命之交,母亲也该是我们最爱的人,同时也该是最爱我们的人。
只是现实是残酷的,生死之交并不都能扶持上路,母子交恶却是常有发生,而其中的母女成为冤家更甚。
电影《春潮》就把这种糟糕的母女关系呈现得淋漓尽致。
电影的女主郝建波有体面的工作,是个报社记者,人漂亮也有才华,本可以有大好的前程。但她却总是抱着一种摆烂的人生态度,我行我素不思进取,对母亲冷漠对女儿漠视,不结婚但找情人,得过且过着混日子。
作为成年人她还爱做小孩子的把戏,她总偷偷使坏,她把抽的烟头放到母亲晒的饺子皮上,她故意把水龙头打开让家里水漫金山,一个不错的相亲对象,她发露骨的信息把人家吓跑。
影片的前20分钟里,她几乎不言语,在家里与母亲没有任何的互动,她坐在那里看书也能感受出她的漫不经心。
她是疏离的、冷漠的,她与外面环境是格格不入的,她也是空洞的、麻木的,她找情人是想偶尔从情欲里找些解脱,她还采用自残方式找存在感。
只是这些所有的使坏,其实是郭建波沉默的反抗,是她恶意的一种释放。
2
片中金燕玲饰演的母亲,她在外和谐友善、与邻里互助友爱、热爱祖国对红歌情有独钟、热心居委会事务、参加老年歌唱比赛、且一心向佛,她还帮助女儿照顾孙女。
但那只是她的一面,她的另一面是一个强势自私自利的女人,当年为了能有城市户口她主动攀找城里人,后来丈夫落难她为了争取离婚拿女儿当筹码博取同情。
她的邻居也是她二十多年的老闺蜜突然自杀, 而她一无所知,她更是不理解闺蜜的行为。她的伤心哭泣也不是悲痛闺蜜离世,而是认为闺蜜没有把她当朋友对待。
从闺蜜的事也可以看出她是个很自我的人,她真正在乎的只是自己,她只想释放自己的能量,她从来没有走进过别人的内心,去看到别人。
只是看似强势的母亲其实也是个羸弱的存在,一个男人的安慰她就泣不成声,顷刻吐出内心积攒的很多委屈与悲痛。
原来她也曾是一个不被母亲看到与疼爱的女孩,在那个贫困的年代,她稍微有一点的食物自己挨饿送给母亲,但母亲不但不感谢她的真心,反而责骂她不拿钱回去。
还有她当年冒着危险找的老公,没想到是个流氓,不但爱到处骚扰女性,甚至还把女人带回家里,让她形成心理阴影对夫妻生活产生了恶心感。
她选择化解痛苦的方式就是转嫁给女儿郝建波,她经常的言语羞辱与打骂女儿,尤其当女儿对父亲有任何想念时,更成为她攻击的目标。
影片里还有一个细节,就是每一次争执时,母亲都会恶狠狠对女儿孙女发飙说你们老郭家,然后一顿委屈唠叨自己的辛苦付出。
看是不是很相似,就是现在很多女人也会对孩子说这种话,尤其当女人与丈夫关系不好,丈夫背叛了自己的时候,而孩子被母亲默认为夫家的代表更容易成为母亲发泄的对象。
其实这也是所有压抑女性在父权社会里无根的一个表现,女人一旦出嫁后与娘家几乎脱离了关系,而在夫家夫妻二人感情甜蜜还好,如果丈夫背叛那这个女人就有巨大的不安全感。
3、
一个压抑的母亲,尤其有精力的受压抑的母亲,她把所有的不满与恶发泄给了女儿,她靠吸取女儿的生命力在维持自身。
影片最后母亲躺在病床上无意识,郝蕾对着窗对着观众还有母亲说了一大串的独白,那是她内心这些年所有的积怨,那是她在清醒的母亲面前无法开口的话。
她就是用摆烂报复母亲,对的,我就是你养出来的败笔,我就是让你难过,因为你给我造就了那么多的痛苦。
我要用自己的人生去证明你不是一个合格的母亲,如果我过得很好,你还有所有人会忽略我的痛。这其实是一部分没能力挣脱母亲控制孩子的心声,他们选择扭曲着痛苦地沉默。
而另一部分长大后挣脱母亲控制的人又怎样了呢?
日本漫画家田房永子她的成名漫画就是《老妈好烦》,在她脱离了母亲后,她也足够成熟后,一次访谈里仍说,她可以从社会的角度去理解母亲,但是理解归理解并不能消解几十年留下心理阴影。
她不是挣脱了她只是在回避伤害,她们没法和平相处,长期的积怨造成了她心里与生理的抗拒,他与母亲相处不能超过两个小时。
日本东京大学的教授上野千鹤子也是一个逃避母亲的人,她声称与母亲是限时的亲子关系,与母亲待一起最多三天,第四天就会崩溃。
这种母女关系听起来有些可悲,始终是母亲我们也很喜闻乐见和解与团圆的结局。但是很多事实告诉我们真正的和解一般是发生在母亲没有力量,母亲失去了生命力的时刻,某种意义上说母亲处于消亡的状态时。
躺在病床上带着呼吸机的母亲,郝建波温柔细心地给她擦拭,动作里能看出她的爱。她说母亲,你安静了世界都安静了,她可以更爱一个安静的母亲,哪怕她不能动。
无独有偶《活了一百次的猫》作者佐野洋子,自小也是被母亲嫌弃的孩子,她一生都渴望母亲又恨母亲。母亲的晚年得了阿茨海默症,在随笔里她说感谢母亲最后得了阿茨海默症。
因为在母亲得病的日子里,一直嫌弃她的母亲开始像孩子一样依赖她,粘着她,还会去关心她,她反而在这个无意识的母亲身上感受到母爱。
芭学园的创始人李跃儿老师在采访里也分享过一个与母亲之间的故事,有一年春节她与母亲一起做饭,母亲用嫌弃的语气说她一直笨手笨脚什么都做不好,哪怕已经50多岁了,她还是立马眼泪掉下来。
她说一个人事业在成功,如果得不到父母的认可,自己永远也不能认可自己。
后来李跃儿老师母亲病重不能自理,她在医院陪床照顾母亲,她给母亲擦身体洗头发,她才感受到原来自己心里强大的母亲其实也这么柔弱需要保护,她才原谅母亲与母亲和解。
4
弱者总是容易向更弱者挥刀,这些人性中的恶既然在亲子间也没能避免。
很多本来弱势的母亲,也总是容易欺负更弱的女儿。
究其根本女儿身上有他们不能接纳的自己,也有惧怕女儿否定自己人生的恐惧。她们有想让女儿好,又惧怕她们好的矛盾心理。
其实母亲作为女性,首先要坦然接受并爱上女人这个身份,然后承担起母亲的角色才能给予女儿更好的爱。
齐帆齐书评课第20篇2645字,累计26927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