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完了白化文先生《三生石上旧精魂——中国古代小说与宗教》,抽丝剥茧地将我们耳熟能详的传说梳理出来龙去脉。仙鬼轮回、报恩故事、黄粱一梦、八仙、如意和佛尘的起源等等,如同长者与晚辈的闲话,读起来很有意思。
佛教传入中国以后,结合中国的本土文化进行了杂糅、创造和发展;儒家、道家甚至本土小说家的创造演绎又进一步影响了佛教的发展。地狱的创造、如意和佛尘地位的提升,是本土化的结果;六道轮回等是对佛教义的新解释。佛教在中国的蓬勃发展,很大一部分归因顺应时代变化而做出的改进。
比如南亚次大陆中的传统理论是,轮回生生世世传袭不会改变,如今还听闻印度婆罗门和阿丘得相恋被打死的新闻。原版中轮回与种姓不可变,贱民都是“一生族”,这显然不符合中国的国情,也不容易为国民所接受。我国土生土长的传说中,魏晋前的东岳地狱不涉神鬼,受佛教影响改造成现在我们所熟知的十八层地地狱,地狱各类小鬼阎王都是官衙的映射,所有人不分贵贱都要在六道中轮回。而汉传佛教最后也采用了这一说法,完全抛弃了印度式地狱。各类佛教典籍经过中国小说家的不断演绎改造,通过各类话本、戏剧,将佛教教义渗透进民间生活,影响民间信仰;而信仰的人越多,参与传播改造的人就更多,形成一个正向反馈的系统。
不只佛教,基督教也是通过对“经”适应时代的解释说明,促进了宗教的影响和发展。“经”是宗教的教义,而如何解说则在教皇和僧侣。基督教脱胎于犹太教,犹太教认为自己是神之子,不易接纳其他人入教,并且割礼太过痛苦,也不易为他人所接受。基督教改造为宣传博爱,承担公共教育医疗义务,将割礼变为洗礼,一下子扩大受众范围,吸引大批教徒跟随。
而说到底,这也是一个教竞人择,适者生存的变化。宗教根据情势将自己改造,民众选择其中信仰传播,不能时时自我革命就没有生命力,必然在不断的选择下被淘汰出局。历史上如昙花一现的宗教也不尽其数,而能生存下来的三大教都能看到不断根据基础教义发挥演化的地方。
再者,这本“小书”也体现了中国人伟大的创造性和因地制宜改造的超强创新力。中华文明是四大古文明中惟一一个没有断绝流传的文化,我想与这种吸收和改造外来文化分不开吧。不管是古代壁画还是音乐、武器,中华民族一直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不故步自封反而吸收改造,这种不断的创新改造,是摒弃自我糟粕吸收各家精华的过程,才让中华文明传承不息。晚清时我们说“师夷长技以制夷”,这“夷”字是高高在上的,对他人的不屑,而又对“夷技”的改造不足,学到皮毛而无本质。而今我们说增强文化自信,将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摆在同等地位,相互学习演进。
不只物竞天择、教竞人择,所有的一切都在适应辩证的发展,唯有不断抛弃落后的自己,才能更好地适应新的未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