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十住代表法慧大士说:一切诸法不可乐、无如名字无处所、无所分别无真实、如是观者名菩萨。
第一个、不可乐,是个名词。一切法都是有为法,有为法不可乐,不是它不乐,它是相对乐。譬如说这个木板长,是因为相对于短的;比较另一个长的,它就变短了。你会认为的乐,都是相对存在的,不是真正的。相对就是一个障碍。
佛法告诉我们的是绝对的,这些有为法,世间的没有用。社会上好多人买车,有的买第一部车,那部车比他的太太更宝,每天保护他的车子。再过十年,他还会疼他那部车子吗,不会了。
当他买第二部车子的时候,那部车子就丢古物商,都是相对的。我们要是看不透的话,会执着在那个地方。
第二个、不可乐,把它当作动词。动词,就是你不要去执着那个法的可乐。它是不可以乐的,你要执着它为可乐的话,会被它害了,会被它骗了。你吃的时候饭,知道那是一种享受,但是不要执着。你要执着这个很好吃,就一直咬着它,不要吞下去好了,这叫做不可乐。
不可乐有两个意思,一个动词、一个名词。这个从解释它的语言模式上面,你就可以看得很清楚。
第三、无如名字。名相本身容易让我们产生误解,我们会误把名字当做是那个东西,那个东西不见得是那个名字。名字是一个东西,你要弄清楚。名字不要太执着,名字跟那个东西、那个状况不一样。
譬如一个人告诉你我很快乐,你看他那个脸就知道很快乐。那个人哭着脸说我很快乐咧,你看他会快乐吗?那个快乐跟那个状况不合。快乐,不一定快乐那两个字,慢慢的去区分。我们的生命跟这个身体也不一样,身体不是生命,慢慢的去体会这个差异。
第四、无处所,一切万法处所,一个是我们讲的空间的方位问题,另外一个处所,是指它变化的来跟去,它的处所你也不知道。譬如说今天我们在这里,这一生你知道我爸爸是谁我妈妈是谁,我是谁,这个很清楚。
你前辈子在哪里?是什么原因来到这里?你说我还没修到那里。那下辈子你要到哪里去?你这辈子造了什么因,要到哪里去,我好像知道,不过我还没有修到那里去,我修到那里。不是,你不知道。
这个处所是指那种来处跟去处,很多大德的成就,都完全没来去没事情,无来无去,就无处所。我们在十二因缘法里头因果轮回,常常来常常去,一直来一直去,有来有去,不是无来无去。广钦老和尚有读书吗,可他就会告诉我们说“无来去无事情”。我这一生无来无去,没什么事,成就的时候才到达这里。看破这一些,他色身在这里还是有为法之一,但是他法身参透了,他破了就出离了。
最后,无所分别无真实,都如梦幻泡影,所以说无真实。分别是我们意识思量分别。如是观者名菩萨,我们要能够这样观。我们看一切万法,有分别,有真实,“嗯,这个好,嗯,那个好”“嗯这个对,嗯那个对”“你不该这样,你那样,你要这样要那样”。当然我们世间法中要有一点标准做为做为大家的规范,可是这一种标准跟规范,不是真理。
我们在追求真理的时候,不要被它迷惑了,要不然这样会干扰、障碍我们法身慧命的成长!(海云导师讲演华严,圆明心要笔记!)
愿超越一切的平静与你同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