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乡小镇黄田畈,逢农历三、八为市,五日一集。
而每年的三月三,则是黄田畈一年中最热闹的市日。
黄田畈的三月三由来已久,至今已有四百来年的历史。
黄田畈位于东溪、西溪和南江(画水)三条河流汇合处,故古时又称会源。在明朝天启年间(1621—1627),会源就已是个集镇,烟灶逾千,人口众多。因地理位置又在水康、义乌、东阳三县之要冲,并有河道交通,集市贸易已极繁荣。
当时因会源的永镇庵建成,选在了三月三举行开光仪式,请了三个戏班连续几日几夜斗技,三个戏台呈三角形搭起,哪个戏班演得好,观众就朝哪个戏台前挤,因此各戏班都献出了拿手好戏,演员都使出了看家本领,这吸引了方圆几十里的乡民蜂涌而至,看戏的,赶热闹的,做买卖的,天天人山人海,盛况空前。
此后,黄田畈的三月三就名闻遐迩。年复一年,每年的三月三,黄田畈都要请剧团演出,而远近的旅人商贾都会从四面八方奔赴而来,热闹非凡。
因时在春耕前夕,正需备耕,黄田畈的三月三便因需而兴,逐渐演变为春季物资交流大会,蓑衣、斗笠、田耙竹、米筛、地笠、箩筐以及犁耕耙耖和锄头、扁担之类农具,占据了市场的半壁江山, 本地出产的土布、围裙、红糖、桐油、蜡块以及其他日常生活用品也极其丰富。
但市场中最大宗的商品还数耕牛。耕牛大大减轻了农民的体力负担,提升了劳作效率 ,在农耕时代不可或缺。据说黄田畈的耕牛市场曾为华东第一牛市。不过随着拖拉机的出现和普及,黄田畈耕牛市场逐渐走向衰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菜牛取代了耕牛,黄田畈的牛肉声名鹊起,与千祥羊肉一道成了东阳的地方名吃。
但我印象中最深的是竹制的农具。三月三前,有大量从南马、千祥甚至永康、磐安、天台等地而来的商贩,翻过村东的石鼓岭,穿过岭下村中的石板街,肩挑车推着自己制作的地簟篾席、米筛糠筛、团箩糟沥、竹椅竹床、田耙竹、鱼钩竹等产品,在我们学校门前的石鼓塘边的大樟树下歇歇脚,再去往黄田畈。
孩子不懂得记时日,但看到那些络绎不绝、运送农具蔚为壮观的商贩队伍从学校门前经过,我们的心就如同要过春节一样激动起来,因为我们明白:企盼已久的三月三,到了。
是的,三月三到了,我又可以吃到小外公家的牛肉丸了。
关于黄田畈三月三,当地有不少金句,其中一句是“黄田畈三月三,邻近八村火炮头掉着”,意指三月三太热闹,不仅黄田畈家家户户“客满为患”,连周边各村也是高朋满座,得准备饭菜。
小外公家在吴宅,与黄田畈仅有一桥之隔,自然是“火炮头掉着”了,加上小外公在黄田畈食品公司上班,交游广,所以每年三月三,小外公家的客人特别多。
黄田畈三月三,还有一金句是:“黄田畈无好食,虾爬芥菜是主菜。”所谓虾爬就是豆芽。因当时生活条件差,来的客人又多,没好菜招待客人。
但我小外公是公家人,拿着铁饭碗,月月有工资,明显比全家务农的经济好,因此每个三月三,小外公家的菜都非常丰盛,必有鱼有肉,还有我现在想到还不由得咽口水的嫩滑而不失嚼劲的牛肉丸。
小外婆将牛肉剁成泥,再揉碎豆腐与牛肉泥和在一起,加上盐、料酒、酱油,搅拌均匀,搓成一个个杨梅大小的丸子,下锅油炸或烤成焦黄,再放入生姜大蒜等佐料,加水煮熟,撒上葱花,一盘色香味俱全的牛肉丸子就做好了。
端起白米饭,夹上一个牛肉丸,轻轻咬上一小口,扒拉进一大口饭,那个滋味真美不可言。
每年三月三,我赶到小外公家吃中饭,而后去黄田畈玩,直到在小外公家吃了晚饭,再跟父母回家。
三月三这天,邻近方圆十里的村庄,除了老的走不动,家家闭门锁户去黄田畈。
这天是孩子的节日,这天孩子跟父母赶集,仿佛是名正言顺、天经地义的事。
这天,学校只上半天课,而且还提前上,到十点多就放学,保证孩子都能跟着父母赶到黄田畈或相邻各村的亲友家吃中饭。
这天,再穷的父母也会大方地给孩子一些零钱,让孩子买自己爱吃的麻糍、肉饼、麻花等,买自己喜欢的彩纸风车、小喇叭、泥人等,看变戏法、耍猴……
这天,父母一定会让孩子开心,因为父母小时,他们的父母也对他们这样。
三月三,是代代黄田畈一带乡民童年中难以抹去的美好记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