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中国营地教育
日本自然教育老师:我们想教会孩子一件事

日本自然教育老师:我们想教会孩子一件事

作者: 菁果营地教育 | 来源:发表于2018-01-05 17:49 被阅读0次

暑假营期,参加营地的营员首先要学会自己制作食物,第一个挑战是制作果冻。

Mark第一个提出问题:老师,这个果冻是怎么做呀?

我说:“你们讨论决定吧,尝试一下,肯定能办到的。”

2分钟后,Mark又问到:“老师,这个糖要放多少?我们要做什么口味的呢?这样搅拌对嘛?”

我接着回答:“不如问问你的小伙伴们,你们决定就好。”

Mark没有再问我问问题,而是转身跑去小伙伴身边一起动手协作做起来。

也许,有人会觉得我们没有真正的教孩子做事,对吗?

其实,比起老师一点一点去指导他们,伙伴之间的协作过程更加重要。

即使这个过程可能并不完美:有的营员可能话很多,喜欢指导大家;有的营员不说话,参与的比较少;有些营员的声音可能被其他人盖过了......还有很多很多的其他的情况可能发生。、

有的家长可能觉得孩子要到了一定年龄才会为自己做决定。但是并非如此,我曾经带领过幼儿园的孩子外出郊游,你猜他们如何做决定?

这些4、5岁的孩子,讨论去湖边还是森林,大家还在发表自己的观点。最终用了一个上午作出决定。

就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聆听他人的声音,并且适当作出让步。这些不也是人生吗?

我从不会阻止对话和讨论的发生,因为这就是真实的生活。

真实的生活中,没有人能够无时无刻指导他们,也不可能按照模板一样的计划生活,他们面对的是动态变化的人生。营员们都需要跟伙伴相处,才能逐渐发现自己的位置。这中间一定有碰撞,但是这个过程就是最重要的成长。

有人问过我一个问题,假设营员在团队协作过程中,有营员受到冷落,你也不会介入吗?

“假设营员因为其他人太强势被冷落在一边,我会介入。我会先询问被冷落的人,他的感受和想法。接着询问其他营员,是否发现有人被冷落。当你们知道有人没有参与团队活动,你们现在的感受和愿意作出的行动。总的来说,我会介入,但依然是引导和启发为主。”

营地分组向来是件难事,Flower因为没有跟姐姐和妹妹分到一组而很懊恼,提高嗓门问道:“为什么?为什么我不能跟熟悉的人一起?为什么?

所有分好组的营员都望着她,她的姐姐也催促她了:“你看所有人都在看你,你就过去吧,每次都拖时间。”我站了起来,问Flower:你想和姐姐妹妹一组吗?她没有回答。

我接着说:“如果你不能说出想法,那就先按规定的组别来,你加入另外一组。”

她同意了。

后来的营地活动进行的很顺利,Flower实习上是表现最认真的。

回到分组时的情况,Flower为什么一直疑问:为什么要这么分组?因为他不理解分组背后的原因。虽然老师在分组一开始的时候说明了原因,分组是按照混龄的原则进行,但Flower在当时并没有完全理解,所以持续疑问。

当营员没有理解原因,他们自然不会听老师的指令。

这个场景也跟我们的生活很像,老师或家长习惯会给孩子一个指令:嘿,往边上走,有车。把房间收拾一下。不要玩手机!

但我会把这些指令都换一种表达,举一个真实的例子。

一位营员没有注意到身后有车,我先把他护着躲过车辆,然后跟她聊这件事:

我:“你刚注意到身后有车吗?”

孩子:“没有啊”

我:“那你刚刚在看什么吗?”

孩子:“我在路边的商店。”

我:我们现在走的道路也会有车经过,如果车过来撞到你,你知道会发生什么吗?

孩子:我会进医院吗?

我:是的,而且你也不能再吃到好吃的。

孩子(表情有些难过):可是我真的不知道怎么注意车辆。

我:在这样的道路上,首先我们要学会走路边......然后......

经过这些对话,营员才真的明白为什么家长老是叫她往边上走,她自己开始意识到这个事情的重要性,才能够学会保护自己。

有些时候,营员其实能懂道理,但是还是不改行为,该怎么办?比如营员想要玩手机。

那就说明营员没有真正理解,只是口头表示懂了。老师可以不用讲道理,尝试用一些体验式的游戏或者实践解决。具体到玩手机,营员想要玩手机一般是在营地里发生了不开心的事情,想要寻求一种绝对安全的环境。所以老师应该尽可能找出营员的心结,而不是止步于手机上。

在营地里一定有的设置:留言板。

一般的设计思路是:

1.我们需要有个留言板

2.为什么需要它:因为我们希望能够让大家留下不舍的话语。

3.执行

这样的思路会忽略两件事:排除了其他可能,没有从营员角度考虑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在设计项目的时候,尝试问三个问题:Why、How、What.

Why:希望营员留下美好的回忆

How:文字、影像

What:明信片、摄影、营员去照下印象深刻的五个地方。

这也可以用于营员的心理分析,就像上一部分提到的女生的例子。

Why(原因):营员觉得不公平,没有跟熟悉的人在一组。

How:(怎么表达):语言

What(事实):不断的问“为什么”

这其实也是引导孩子,不断地问他们为什么,让他们思考其中原因的一种方式。

这和老师嘱咐我们要认真对待作业是一样的道理。

相关文章

  • 日本自然教育老师:我们想教会孩子一件事

    暑假营期,参加营地的营员首先要学会自己制作食物,第一个挑战是制作果冻。 Mark第一个提出问题:老师,这个果冻是怎...

  • 教育笔记:和孩子一起成长

    我们常说的教育,通常都是长辈教育孩子、老师教育学生,作为老师、作为家长我们确实教会了孩子如何走路、说话、读书、识字...

  • 接纳自己犯的错误

    家长即是孩子的老师,同时家长也是孩子的学生,孩子教会我们更了解自己,孩子教会我们的就如同我们教会孩子的同样的多,作...

  • 如何轻松愉快地让孩子学会语言表达?

    起初收到这套《语言表达》时,是持有怀疑态度的,语言表达涉及到语言,日本教育学者写的书适用于中国孩子吗?想教会孩子表...

  • 日本孩子十岁前家长一定要教会他的10件事

    日本孩子十岁前家长一定要教会他的10件事 ️ 教育孩子是任重而道远的事情,每个年龄阶段有必须要教会的事情。那么,日...

  • 爱父母是每个孩子的必修课

    教育我们的孩子爱自己的父母。我们在指导家长正确教育孩子的同时,我们也要教会我们的孩子学会感恩父母。 因为永远最爱我...

  • 父母是孩子最优秀的老师!

    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中,才是最优秀的老师,因为孩子第一接触人是父母,不是学校老师,不是教会主日学老师,而是每个孩子的家...

  • 未来创客教育要素

    ​提起未来创客教育,估计会有不少人觉得现在的教育有一点点落伍了,只能教会学生做某一件事情的基本方法,却不能教会孩子...

  • 我们该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育

    我们总是希望给孩子最好的教育,而我认为孩子最重要的老师是父母。 最近看到很多父母对孩子的教育非常注重的一件事情,那...

  • 《生命教育一门儿不可或缺的重要课程》学习心得

    今天通过老师的讲解,让我了解了生命教育的重要性,那如何给到孩子生命教育的启迪呢。 第一点老师就讲到了教会孩子如何...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日本自然教育老师:我们想教会孩子一件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cnjn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