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有对未来和变化的恐惧,但是,如果此刻,有人告诉你,此后一生,你都不用再害怕,他能担保你基本的需求,保证你过一个至少是一般人一样水平的生活,衣食无忧,有家庭事业,没什么大的人生挫折,你是否愿意?
我猜大部分人的回答肯定是不愿意。因为一个没有挑战、没有刺激的人生有什么意思呢,太扫兴了。所以说,还是勇敢地走出去,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吧,也许能碰上那个心仪的女孩呢,也许那个女孩还有个富豪老爸呢,也许那个富豪老爸姓马呢。
楚门做到了,当然是电影的升华,但是想想任何一个人被困住30年,可以说被糊弄了30年,知道了真相,还刚刚经历了艰难的逃生,才有了自由的机会,绝大多数人都会走出那道门吧。
然而现实是什么呢,现实是以绝大多数人克服困境的意志,根本就走不到那道门。现实是大多数人逃脱困境或者说追寻自由付出的艰辛、走过的路程长度都是不同的,有的人稍微有了被生活欺骗了的意识(存在主义叫这种突然的对生活的怀疑为人生觉醒的开始)的时候,想要做出一点改变,随后就碰到了不愉快的事情,那他可能就回归原样了,继续每天搭早车、上班、搭晚车下班、睡觉。日复一日。有的人可能走的稍微远一点,克服了一些困难,但是也还是在人生的半路就回归浑浑噩噩了。而这其实已经很不容易了。
在我看来,这个电影把人分成了三种,没有觉醒的,觉醒了但是不能走出那道门的,觉醒了能走出那道门的。这是一个独立而完整的划分,所有人的状况必包含在三者其一。
先说没有觉醒的,其实这一类人也可以细分的,分为傻人有傻福型的和直接就无视、超脱了那道门型的。但是共同特点都一样,就是这类人的人生一向不存在问题。那为啥不细分呢,因为其实不经历历练就直接超脱了的人出现的概率之低还不至于让人讨论。
觉醒了但不能走出那道门的和觉醒了能走出那道门的两类人,区别在于意志。前者是弱者逻辑,后者是强者逻辑。这里推荐一本书《强者的逻辑》。那道门其实是舒适区和非舒适区的界限。强者总是勇于跳出舒适区,进入非舒适区,将非舒适区不久之后变为舒适区,之后再去挑战另一个非舒适区。弱者尝试一两次跳出舒适区后就心累了,于是困在一些常规模式中,日复一日,天下之大,再无新事。世界那么大,让别人去看吧,我懒得去征服了。
对于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都肯定有觉醒的时刻,觉醒的可怕之处在乎,它一旦开始,对生活中事件的怀疑是无法停止的,你会经常质问,自己为啥要做这个,做那个,做这些到底有啥意义。但是若你不做它,开始闲着,对生活意义质疑的发生频率更高。
还有一点,一旦你觉醒,你再也回不到觉醒之前,重新变成一个浑浑噩噩但也快快乐乐的人了,正如楚门一样,回去肯定不行,知道大家都是在陪自己玩,就算回去,也没法快乐起来,因为大家逗你笑都是为了完成各自的任务。OK,又回不到傻呵呵的状态,又不能闲着,你唯一得以解脱的办法就是获取更多知识,做更多事。
获取更多知识还好说,面对的是一本本书之类的。做更多事就涉及到更多的未知了,问题来了,做还是不做呢,挑战还是不挑战呢?前提是你必须做更多事,因为你一闲着就空虚。
这个时候,做事的态度问题就来了。到底选择以什么样的态度做事,对待未知呢。有两种逻辑,弱者逻辑让你战战兢兢,还老做不好。强者逻辑让你积极地、舒心地完成那件事。同样是扩大舒适区,扩大新视野,为什么不选择强者逻辑呢。
关于做事态度,关于强者逻辑和弱者逻辑,又是一个大问题,就不讨论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