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中国传统文化中华道教
白玉蟾祖师指迷:如何拜个真师父

白玉蟾祖师指迷:如何拜个真师父

作者: 国学科普 | 来源:发表于2020-04-10 15:04 被阅读0次

    缘起

    常有网友、道友问小道,能不能介绍师父,学习道法。小道也只能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

    拜师,收徒,自古以来就是个难题。徒弟欲求真师,师父要纳真徒。白玉蟾祖师八百年前就被这个问题所扰,因此写了《道法九要》,改成现世自媒体文风,应该是《学道法的人,一定要看这九条》《看完此文,拜个真师绝对不难》《只要你读懂这几点,拜个真师绝对不难》《白玉蟾祖师教你如何找个好师父》……

    好吧,扯远了。小道想,拜师、收徒、传道、学道是涉及到道法弘扬、教脉传承的大事,便就《道法九要》求师第二,择民国道盈注释,与大家分享。

    在开始学习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白玉蟾祖师。

    白玉蟾祖师简介

    白玉蟾,南宋著名道士,原名葛长庚,字如晦,号海琼子,琼州人(今海南省琼山县),自幼聪敏过人,十二岁举童子科,谙九经,能诗赋,且长于书画。后出家为道士,隐居在武夷山。白玉蟾兼通大洞法箓、斋醮科仪、特别是通晓雷法,对于宋代以后的道教有较大的影响。羽化后被封为“紫清明道真人”。著有《海琼问道集》《海琼白真人语录》《海琼文集》《上清集》《武夷集》等。

    《道法九要》求师第二

    学道之士,须是得遇作家,方可明真悟道;得遇真师,方可皈向,传道受法。

    学道修道的人,必须要遇到明道且真修的老师,才有机会明白道真并证悟真道。若学道的人真的遇到了明道真修的好老师,就可以追随,并请老师传授道法。

    须是日前揣度其师,委有妙理,源流清切,然后亲近,日积月深,恭敬信向。

    至于如何分辨所遇到的老师是不是可以追随的人,判断的方法在于观察老师的言行是否一致?讲说真道是否条理分明?有无回归或切合清净不造作的道源?如果老师的言行道理已经符合上面的标准,就可以亲近请益学习,一步一脚印的累积,并恭敬常随老师身旁。

    次宜具状赍香,盟天誓地,砍血饮丹,传授道书隐诀,秘法玄文,佩奉修持。

    若经老师考核通过,就可以撰写疏文立誓行道,并焚香昭告三界,由老师传授不外传的口诀以及法术咒语等,再由学道修道的人依老师所传,恭敬修持。

    虽得其传,不可便弃,常侍师门,参随左右,求请口诀玄奥,庶无疑难,自然行之有灵。

    又即使已经得到老师的真传,也不可以就背师弃祖,仍然应该常随在老师身边,这样才可以真的明了老师所传道法的玄妙奥义,而不会有理解不够充分的情形,如此老师所传的道法,才会有所感应而发生灵效。

     

    尝闻高古祖师徒弟皈向者,纷纷然甚众。师按察徒弟之心中,有心行不中者不与之,不尽诚者不与之,五逆者不与之,及有疾者不与之,吏曹狱卒、始勤终怠者亦不与之。

    曾经听说很早很早以前的老师,因为受传渡追随的学生很多,所以有一套决定是否传授道法的标准,如果学生心念不善;不真诚;不遵守五伦;有疾者;吏曹狱卒;或是虎头蛇尾、道心不坚等情形,就不会传授道法了。

     

    中有徒弟,若与师心契合,气味相投,随机应化,得度者当以愧心对之。

    若真的有学生,能够与明道修道的真师道心相合,那么老师所传的道法,就可以随时应用自如,这时,学生应该更要以敬谨心受持。

     

    忽遇师门试探弟子,难以难事,相付勾干,或中间不从所求,弟子且莫私起怒心。若生怨恨以贻咎,师之愆,阴过阳报,毫分无失。所得法中神明将吏,亦不辅助。

    如果,学生遇到了老师的考核(验),要求学生做难以做成的事,要求学生做营谋的事,或者是不依学生的要求,学生千万不能埋怨老师,若学生因老师上述考验而怨怼老师(即使不于显露于外,仅于心中起了恨心),还是会有老师所传道法无法灵验的报应的。

    岂不闻汉张良事黄石公,三进圮桥之履,公见诚心,乃传素书,后为君师。若求师者,当究是理。道法之师,始终心意如一,弟子始终亦如一,进道自然无魔。所谓弟子求师易,师求弟子难,诚哉是言也。

    大家都知道汉朝张良拜黄石公为师,替黄石公捡了三次鞋,黄石公见张良心诚,所以就把”素书”传给了张良,让张良得以依该书辅佐刘邦成就汉室。想要学道修道的人,一定要明白上面所讲的。传授道法的真师,诚心坚心学习道法的学生,如果都能坚持守道,守一,自然就不会受到邪魔外道的干扰。这也是学生找老师容易,真正修道行道的老师,要找到适合的学生很难的主要原因呀!(编辑/罗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白玉蟾祖师指迷:如何拜个真师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cprm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