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给儿子开家长会,有一个任课老师讲了一段话,我觉得蛮有感触。
初中的数学老师,他给我们并不是开家长会那样,讲要怎么抓学习,怎么去提高成绩?没有,反而,他讲了很多的内容是怎么去解决亲子关系,怎么去帮助孩子增长内驱动力。他教学20多年,除了教学其它一直就是在研究孩子怎么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也就是说,学习为了什么。其中,他讲到回答最多的两种答案,当然其他还有一些比较浮夸的或者是充数的那种。这两种答案一个是为了让父母高兴,第二个是为了考上好的学校。那为了考上好的学校,其实孩子感受到的他自己带给他自己的和家长带给他的压力更多。那如果是为了父母高兴,首先事物的两面性,我们要看到好的,他是一个负责任的孩子,他就是知道父母养育他,让他知道要让父母开心,有这样的一个责任,认识。但是这些是真正的动力吗?其实都不是,而且都不是能长久地让一个孩子做到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那怎么去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老师讲,他研究了很长的时间,然后终于是有机会学习了心理学,而且,也跟国内的很多很知名的老师学习,考取了专业的心理咨询师的这些证书。所以从心理学来讲,怎么让孩子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呢。就是让他知道为了什么而学。
举一个例子,有些学习成绩不是很理想的孩子,终于有一次他想努力了,他努力了一个星期,但是这周的周测并没有他想象的那个结果。也就是说,他努力的一个星期,但并没有看到进步。那难道你就说他没有努力吗?他的努力你看到了吗?他的努力被谁看到了呢?那这个时候他心里会想什么,我都这么努力了,我却还没有进步,也没有人知道我这么努力。这里讲的其实第一个关键就是,孩子能不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它需要被看到,也就是需要得到我们身边的人比如说父母,老师朋友,要被看到,被认可,被欣赏,他才会有可能再坚持一周,被看到被认可,再继续努力坚持两周……
所以,明白了吗,两个点,一是被看,到被认可,被赞美,被欣赏;二是成就感,被认可也是一种成就感,被肯定也是一种成就感,所以,越有成就感越想做的更好。
而我们绝大多数父母是什么样的,几乎都是只看孩子的缺点,被否定,被打压,这样孩子还怎么会积极,他会想,我再怎么努力你们也看不到,再怎么努力也被说笨,就不愿意努力了,自暴自弃,或者通过其它方式找成就感,比如游戏……
这位老师简短的讲话,非常的引人深思,可其实有很多人并不明白。什么样的父母养出来的娃就是翻版,想要娃优秀,请自己先优秀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