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生态王国
诗意的观看——评约翰·伯格《观看之道

诗意的观看——评约翰·伯格《观看之道

作者: rivert | 来源:发表于2014-12-05 22:46 被阅读1294次

    诗意的观看——评约翰·伯格《观看之道》

    观看先于言语。似乎是常识,却常常为人所忽视。事实上,新千年以来的迅猛变化,人们被越来越多的影像包围,早已对此毫不陌生习以为常,犹如平静的水面。偶尔,这水面会被投入一颗石子,才泛起一两丝涟漪。

    最新的石子是一副画。11月,美国艺术家Robert Ryman的绘画作品《无题》,将在纽约苏富比秋拍上拍卖,估价约2000万美元(1.2亿人民币)。在艺术品价格屡创新高的今天,这不稀奇。稀奇的是,这副价值上亿的画,画面几乎是全白。人民日报微博公布了这则消息之后,微博炸了。

    许多人纷纷表示要放下手中的工作,重拾画笔,争取早日画出一个亿来——这自然是个段子,笑一笑便过。这个段子让我想起了约翰·伯格,和他的《观看之道》。我很想知道对着此事,这位隐居在法国南部的英国老头,他会有什么样的观点呢?

    可能你还不熟悉约翰·伯格,或者初次听说他的大名。在很多人看来,即使把他放在20世纪那灿若星河的名人大牛之间,约翰·伯格老兄也是响当当的一条好汉。他的牛逼之处,胜在横跨艺术和文学两大领域,两手都抓了,两手都抓得很硬。参加过二战,20岁从英国皇家军队退役后进入伦敦艺术大学和切尔西艺术学院学习——硬邦邦的学历,没话说的。毕业后数年间以教授绘画为生,办过个人画展,26岁起为伦敦的《New Statesman》杂志撰稿,自此一发不可收拾,迅速成为英国当代最有影响力的艺术批评家。

    更令人恐怖的是,这哥们也写小说,写的还不赖。其名篇《G》荣获1972年的英国布克奖——哦没错,就是被称为“英语世界的诺贝尔文学奖”,王小波曾经在小说里心心念念的那个布克奖——时年46岁。同时在艺术、文学两个领域做到行业顶尖的人,遍数20世纪恐怕无人能与之媲美了,但愿后有来者。

    顺便说一句,按多数人的审美,约翰·伯格算美男子。

    近二十年来,约翰·伯格一直生活在阿尔卑斯山脚下的一个法国小村庄中,沉迷于濒临消亡的传统山区生活。若要高龄88岁的他,对远在大洋彼岸互联网上的争论进行发言,其可能性想必是极小的。好在他留下了为数不少艺术批评经典,足以让我们找寻他的观点,以佐正道。

    20世纪以来,颇有几位学者在关于影像方面写下了不俗的论述。譬如德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瓦尔特·本雅明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法国符号学家、哲学家罗兰·巴特的《明室》以及美国作家、批评家苏珊·桑塔格的《论摄影》,皆是为时人推崇,至今余韵不绝。与这三位相比,约翰·伯格的著作自然是不遑多让。且因其画家、文学作家的身份,伯格的作品所涉极广阔,从数万年前的原始人穴居壁画,至文艺复兴的油画兴起,至当代摄影艺术作品,伯格纵横捭阖又深入浅出,加上他摇曳生姿、妙笔生花的文字,洋溢着感性和诗意,读后令人口舌生香,比读那些艰深的理论多了几分风流。对于崇爱文艺的普通人,读约翰·伯格的艺术专著,免去诘屈聱牙的学术文本和纷繁复杂的理论梳理,仅需稍稍踮起脚尖,便能对全书了然于心,堪称够得上的格调。

    目前,国内出版了约翰·伯格的作品约有五本,包括《观看之道》、《看》、《毕加索的成败》、《另一种讲述方式》和《抵抗的群体》,皆为当代艺术批评的经典。尤其是1972年出版的《观看之道》,就对艺术的刺激和影响而言难有匹敌,是伯格当之无愧的代表之作。这本谈论艺术与社会关系的小册子是基于英国BBC同名电视系列片写成,共分为7个部分,其中4篇,图文并茂,其余3篇,纯用影像。出版40年来,《观看之道》激起的争论历久不衰,其观点几成艺术批评领域的常识。

    在《观看之道》一书中,伯格初步建构了一整套现代人的观看体系。全书由四篇主题不同的文字组成:“艺术和政治”、“女性作为观看的对象”、“油画自身的矛盾”以及“广告与资本主义白日梦”。

    欲明正道,须先正名。书的开头,便确认了本书的谈论范围:影像(image),限只人为的影像,以区别于非人造的景观。伯格指出,影像是一种表象或一整套表象,并脱离其本体之印象得以保存,其保存时间或为瞬息或数百年不等。影像,是重造或复制的景观。在照相机未曾发明的年代,影像的主要形式是绘画,并且由于技术、人力方面的原因,难以复制。而绘画艺术,从诞生之日起,便是政治的附属品,有用于区别阶级的作用。

    但照相机发明之后,它能够分离出瞬间的表象,勾销了影像是永恒的观念,改变了人们观看事物的方法。每一影像都体现出一种观看方法,而照相机的可复制性,打破了影像的垄断地位——艺术品是可复制的,不再是统治阶层的独占,不能用以炫耀,不能彰显虚荣。为此,鉴于阶级自始至终的存在,“原作”便成为了一种新的神话。索隐,作为一种新的学问应运而生,并服务于艺术品原作的鉴定。书中列举达芬奇的不朽名作《岩间圣母》为例,号称分别藏有“真迹”的英国国家美术馆和法国卢浮宫,他们的工作人员都分别编印了超长的目录,以国家荣誉和名人鉴定来背书,指责对方是藏有的是赝品,而自己收藏的方为原作真迹。这便是“原作”神话的魔力。

    当一名观看者站在博物馆中观看《岩间圣母》时,他不由自主、强烈地感到激动、兴奋:这是真迹,它很美。如果说这种感情天真幼稚,那就错了,它正是这个时代艺术变得炫耀造作的缘由,也是艺术品屡创高价、继续为上层阶级服务的基石。这种感情根植于“原作的神话”,它令复制品恢复廉价,让艺术再次得以被独占和垄断。正是美术馆、博物馆、艺术商人、收藏家共同营造了这个神话,他们的利益共同体一起推动艺术的泡沫,让《无题》的市场价值高达1.2亿人民币!

    如果上述开篇“艺术和政治”的论述中,约翰·伯格借助瓦尔特·本雅明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书中的诸多观点,让《观看之道》有了高屋建瓴般的视角高度,那么接下来“女性作为观看的对象”和“油画自身的矛盾”两篇中,伯格分别从性别和古典艺术的角度,揭示了人类亘古未变的影像观看方式。

    长久以来,人像(裸像)艺术的画家、观看者-收藏者均为男性,而画作的对象往往为女性。这反映了两性之间长久以来的不平等,并深深地根植于人类的文化之中,以构成了众多女性的心理状况。女权主义的兴起,也没有从根本上扭转这一心态。起初,拥有女性裸体肖像,一部分功能是收藏者用于自慰,因而绘画中的许多女性——即使她是圣母玛利亚——也是在有意识地展示性魅力,她暗示或者挑逗观看者,她拥有“被观看”的意识。如今,我们在广告、电影、新闻等影像里看到的女性,她们被观看的地位没有太大的改变,还是有许多女人相信女性的魅力源自男性的认可,相信“男人征服世界,而女人通过征服男人来征服世界”。这是性别体现的观看之道。

    而我们观看油画,则是代表了我们观看艺术品很大的态度,诚如杰出的人类学家列维·施特劳斯所说:“收藏者,甚至为观赏者的利益而占有物品的强烈欲望,构成了一种西方文明中艺术最突出的原始特点。”油画之兴起,在于它能够表现所绘物品的质感、纹理、光泽和结实的感觉。我们伟大的油画大师伦勃朗即是一例。生活在商贸发达的荷兰黄金时代,伦勃朗的早期自画像是欢快的、明亮的,富有鲜艳的色彩和明快的节奏,他的模特兼妻子,像橱窗里的商品一样楚楚动人,而大师本人像一个兴致勃勃的小店主摆弄着妻子,笑盈盈地望着观看者,仿佛在兜售一件商品。油画之于现象,正好像资本之于社会关系,这是资本体现的观看之道。

    阐释了艺术品中性别、油画(物品)的观看之道后,约翰·伯格还嫌不足,他将目光指向了现代最大的影像制造来源——广告。所谓无利不起早,地球上绝大多数影像由资本主义提供,通过广告实现。第四篇“广告与资本主义白日梦”中,伯格认为广告是最大的影像垃圾场,但资本主义社会无法摆脱广告,“在我们居住的城市里,我们每天都看到大量的广告影像,再也没有别的影像这样俯拾皆是。历史上也没有任何一种形态的社会,曾经出现过这么集中的影像、这么密集的视觉信息。”

    但遗憾的是,广告作为一种体系,只提供了一种讯息:“我们只要消费,就会更富有!”艺术是富有的标志:它属于美好的生活,也是世界赐予富人和美女的装饰品。因而,广告喜爱引用艺术作品,从雕塑、绘画、文学、戏剧中借鉴语言,尤其是倚重油画的视觉语言,它对大千世界做出诠释,让整个世界成为广告实现予人美好生活这一承诺的舞台。然而,这一切只是一个虚无的幻梦罢了。资本主义没有广告就难以为继,同时,广告也是它的幻梦。

    在《观看之道》中,约翰·伯格没有强硬地说服读者接受一套观看影像的方法,更没有指出一条通往彼岸之路。他是一位优秀的艺术教师,耐心的学者,更是一名不急不缓的吟游诗人,传业授道时润物细无声,有心的读者若是花半个午后读完本书,便可建立一套属于自己的“观看之道”。至于如何看待那副即将拍出1.2亿高价的纯白绘画艺术作品《无题》,相信您心中早有答案。

    苏珊·桑塔格曾经毫不吝啬地盛赞约翰·伯格:“我尊崇并热爱约翰·伯格的作品。他为世间真正重要之事写作,而非随兴所至。当代英语作家中,我奉他为翘楚;自劳伦斯以来,再无人像伯格这般关注感觉世界,并赋之以良心的紧迫性。论诗意,他或许稍逊劳伦斯;但他更加机敏,更关注公共价值,风度气节亦更胜一筹。他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家和思想者。”掩卷沉思,我愿意与苏珊·桑塔格站在同一战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诗意的观看——评约翰·伯格《观看之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ctnt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