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老师,小文和小涛打起来了!”2014年的中午,我吃过午饭,刚想小憩一会儿,辅导班的学生小鹿就急急跑来报告。
我顾不得休息,三步并作两步跑到二楼我所教授的辅导班教室。
我推开门,只见教室地上翻到了一张桌子,还有几张板凳也歪七歪八的倒在地上。
两个七八岁的小男孩正扭打在一起:你抓住我的衣领,我揪着你的前胸衣服,正虎视眈眈对视着,互不相让,俩人额头都是汗,脸色通红。
我厉声道:“都松手!”,俩个孩子不情不愿的松开手。站在那里喘着粗气。
“大家帮忙把桌椅摆放好。”我看着小文和小涛及其他孩子把桌椅抚起摆放好,就说“你们俩个来我办公室,其他人趴桌子上休息,不要随便走动或发出很大的声音。”
俩孩子跟在我身后来到办公室,我给他们俩人各倒一杯水,示意俩人坐下。
俩孩子坐了下来,我问道:“为啥打架?”
“他骂我是穷鬼!”小文委屈的说道。
小涛:“他赔不起我的鞋,就是穷啊!”
“小涛,你说的什么话?究竟发生什么事了?”
我详细听了俩孩子的解释,明白了事情原委。
原来小文不小心踩了小涛的鞋子,把他的鞋子弄脏了。小涛要小文赔,小文说鞋子没破不要赔。小涛说他的鞋子很贵,弄脏了也要赔。小文当然不乐意了,于是俩人争吵起来。
小文的爸爸是挖树的,妈妈是商场售货员,家里条件一般。
小涛父亲是做树苗生意的,有自己的苗圃,家里请了两个保姆,经济条件相对于小文是好了很多。
小文不肯赔鞋子,小涛就骂他“穷鬼,赔不起。”
听完俩人的讲述,我心情有点沉重。现在的孩子也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小小年纪就有了攀比之心。
我对小涛说:“你现在是学生,没资格和他人比是否有钱,父母的钱不是你的。你现在首先是要把学校所受课程学好,如果真要比,就比学习等方面吧。”
“小文家里条件一般,但是他是运动员,而且学习成绩很好,这就不错啊。小涛,在这方面,你要向小文学习了。”
小涛听了,低下了头,默不作声似在思考我的话。
“小文,你把小涛鞋子弄脏了,应该向小涛赔礼道歉。”
小文听了,随即向小涛赔礼道歉了。
一场小矛盾解决了,但是看着俩孩子离开的背影,我的心情有点沉重。
我想起有次在学校门口接孩子听到家长的谈话。
其中一家乡说:“我家女儿鞋子穿的是阿迪达斯,衣服穿的是巴拉巴拉……”
另一个家乡说:“我家儿子不是安踏的鞋子都不穿的,衣服也是哦!……”
家长们这样攀比,孩子耳濡目染,怎么会不受其影响呢?
现在社会上流行的“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等理论,让有些家长理解错误了。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指不要让孩子的认知输给别人,而不是指吃的、穿的、用的等方面。
尤其现在好多家庭呈现4——2——1结构,孩子成了家里的“宝”,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宠爱她(他),啥都要给孩子好的、贵的。
孩子也养成了吃好的、穿好的、用好的习惯,却不知道这些好的、贵的都是怎么得来的。
现在社会上流行着攀比之风:穿要名牌,吃要美味,用要高档,玩要刺激……。
这股风也吹到了学校,影响了天真烂漫的孩子们。
有些孩子家里条件一般,但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逼迫父母给自己买几千元的“苹果”手机,上千元的鞋子、衣服等。
父母省吃俭用,勒颈裤腰带满足孩子的要求,却忘记了传统的勤劳朴实的美德。
在攀比下长大的孩子,内心是空虚的,没有自己的主张,没有自己的思想,总觉得别人家的东西是好的。却忘记了,内心的充盈才是最为重要的。
真心希望我们的家长可以认识到这点,在平时言谈中举止中少些攀比,多些理智,不要把社会上不良风气教会孩子,还给孩子一千纯净的天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