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和孩子一起成长阅读会,中班下学期第三期读文章《培养好习惯顺应自然,适当推动》文/ 尹建莉
来源:《不输在家庭教育上》第30卷,P191
收获:
1、最大的好习惯,是孩子有能力也有兴趣安排自己一切的能力。
判断习惯的价值(小习惯/大习惯;外部习惯/内部习惯;自己的习惯/别人的习惯),这一点自己做的挺欠缺的,反思与小满相处的过程,我真真儿的就是那款要求孩子拥有好习惯的那一类家长,按照书中的说法就是照着理想去硬性要求孩子的那一类,需要好好改变一下。
要养成学习的习惯,而不是在规定时间内做出样子的习惯;
要养成好的生活习惯,而不是在教条中刻板地重复某些行为的习惯;
要养成好的品行习惯,而不是见什么人说什么话的世故的习惯。
作为成年人,不要以为自己的吃的盐多,就可以随意的去指责孩子。
2、习惯的养成——“顺应自然,适当推动”
a.养成是自然发生的事儿,即使做的不好,也要对孩子体恤、包容、信任;不要过分的指导和控制,让他有机会慢慢的练习和调整自己。
b.儿童应该自由成长,对他们而言,最好的习惯就是没有习惯。
c.做好自己,影响孩子。
d.用正面的暗示的方法来强化孩子的某个好习惯。
做到:1、当孩子表现出认真细致时,表达出你的喜悦和欣赏。
2、用令孩子不快的方法清除坏习惯,几乎都会失败,会制造出更大的坏习惯。
3、如果坏习惯已经产生,最重要的纠正方法还有耐心等待。
4、用不焦虑、不蔑视的心态全然接纳孩子,把信任还给孩子,才能让他收获改善的力量。
e.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f.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表达关爱的方式,应该是尊重,而不是改造。
这段时间,小满也表现出了一些反常的现象,我也在反思,为什么?现在看来,我的确有些焦虑过头,也确实会采用一些令人不快的方式去纠正他的习惯,比如:如果看见他不收玩具,我就会埋怨他怎么说了那么多,做了那么多,总是做不到,甚至也不惜采用过激的方式。对待不良习惯,我真的等不及,读完这篇,我觉得我会不断的去提醒自己多点耐心,少点指责与控制,多给他正面的改善内在力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