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奇葩说给我留下一个印象:表演胜过真实,搞笑多余内涵。但是今天我看到这个论题,内心还是一颤:不是卿卿我我,而是生离死别;不是饭后谈资,而是午后沉思。奇葩说,总算有些奇葩的味道了。
人间不值得,活着不累吗?
在基督教的教义中,人活一世,为了赎罪。佛教也强调生活就是上天的磨砺,必须要经过几世轮回才能成佛升天。可见,在大众的认知中,活着本就是一件很累的事,只是是到达极乐天堂的阶梯——活着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所以,我有些不明白,为什么大家还要追求再活一世。难道一百年后你就一定会快乐吗?难道那时你就不用工作?难道那时你就不用养家?难道你没有那个时代的烦恼?即使根据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一百年后,我们可能已经踏入共产主义了,生产力的高度发达,我们不需要劳动。但是,只要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科技和你的幸福感毫不沾边。古代很落后,没电脑,没空调,没手机,但为什么穿越剧还是这么流行?在古代,我们可以劈材,喂马,仗剑走天涯;现如今,我们只能睡觉,游戏,深夜去蹦迪。不是我们讨厌古代富有诗情画意的生活,而是现代已经无法提供这样的条件,连娱乐也成为一种工业化的生产。说实话,大部分人活得并不快乐,尤其是在中国这个世界幸福指数靠后的国家。
百年后复活,你未必快乐;但你远离当下,一定会痛苦。冬兵和美国队长冬眠了八十多年,去到了他们的未来,但他们快乐吗?冬兵无法逃脱平生的罪孽,即使最后身获自由,也选择隐居瓦坎达,寻求内心的安稳;美队虽然加入了复仇者联盟,却依旧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他不玩电脑,不用手机,听着老掉牙的音乐,想着曾经的恋人。在最后的结局中,他选择通过量子技术回到过去,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作为一个英雄,尚且无法忘记过去,适应未来,何况我们这些普通人?
带着记忆去往未来,你还比不上一个婴儿。因为按照历史学的观点,你脑袋里的一切都是封建残余。如今,我们和父母都有隔阂,那我们如何面对一百年前的古人?一百年前还是五四运动开始的时候,大部分中国人依旧相信君臣道义,三纲五常,你叫他们如何理解现代社会的“民主与平等”?一百年后呢?很多作家也给出了对未来的预测,这也是现代人无法理解的。譬如《三体》中认为一百年后男女趋同,程心作为一个公元人(也就是现代人)已经无法用肉眼识别两者区别,她难以接受那个遍地都是“娘娘腔”的世界,也从未谈过恋爱。李银河在《李银河说爱情》中也对未来的婚姻做出预测:未来我们可能会有多人婚姻,同性恋成为普遍状态,甚至婚姻会被取消,大家无限制性交……如果你带爷爷去蹦迪,他可能会气死;如果你自己去未来,你可能会一头撞死。
另外谈谈一个社会学的观点: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对于大部分而言,我们存在的价值,是建立在周围人对你的认可上的。脱离了你的那个时代,你就成为了无根之萍,失去了人生意义。不用说一百年后的陌生世界了,现今和社会失去联系的人,活得也十分凄惨。
在日本大概有三分之一的人面临无缘死。他们亲人离逝,或者不曾联系;他们被辞退,或者退休;离婚或者单身。简而言之,他们失去了社会的一切联系,终日生活在无尽的孤独中,许多人选择了自杀。那些苟且偷生的人,往往死在自己家中,等到尸体发臭才被人发现。他们是在一个自己熟悉的社会中,失去了自己熟悉的人;而冬眠者是在一个陌生的世界,失去了自己熟悉的人。如果我们去到一百年后的未来,只会活得比他们还凄惨。
活成一个累赘,你害不害臊?
《牧神记》是一本我很喜欢的玄幻小说,里面的东西含沙射影,蕴意深刻。小说的总体背景是宇宙的形成与崩塌,这也是现代物理研究内容。每个宇宙都只能承载一定的能量,到了一定时间就会破灭。在那时,宇宙中的所有人都会死去。当然,除了一种人,他们就是那个宇宙的成道者,拥有抵御破灭劫的能力。那些存活下来的人,通过某些渠道,爬到下一个初生的宇宙。连续十六个宇宙破灭了,已经积累了很多幸存的成道者,他们体内积累了很多能量,大大缩减了新生宇宙的存活时间。每个人都为自己的生存而奋斗,这无可厚非;但他们的生存是建立在后代的毁灭之上的,这就值得深思了。
《三体》中逻辑博士作为公元人冬眠了百来年,一觉睡醒,惊奇的发现自己成为了一个富人。他银行里一点点存款经过一百多年的利滚利,成了一个吓人的数字。假如你是一个富翁,一觉睡醒,你的公司可能就成为世界五百强,财富连如今的马云也叹为观止。但是,那些增值的财富是属于你的吗?是谁给你创造的利润,是谁扩充了你的产业?你轻轻松松的睡了一觉,而你的后人为你打工,你忍心不劳而获,盘剥后人吗?
在税法中,遗产税是社会财富再分配的最强手段,遗产税率最低也有百分之二十。倘若一个人永生不死,他的财富就能不断积累,最终形成社会垄断。换言之,只要冬眠人的普遍存在,社会不平等现象会加剧。如今寒门已经难以出贵子,今后连寒门的存在也没有了。一个正常人,永远斗不过活了两百年的老怪物,他们的财富和经验已经碾压我们了。优胜略汰,长此以往,社会中就只剩下一群老怪物,人类再也没有了进化的动力。
就算你放弃了财富,你也依然侵害了后人的生存权。就像是辩手所说的:一百年以后,我就是某个行业的鼻祖,我说什么,就是什么。有了我们这群老古董,我们的后代还有什么发展空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性,或多或少都有些落后。如果孔子没有死,谁敢质疑他的封建儒学?如果毛爷爷没有去世,邓爷爷敢去搞改革开放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后代的发展,就是建立在前人的牺牲上的。
生死更替,大道伊始
前几年,日本东京大学的一个教授获得诺贝尔生物奖。他研究的东西很有趣,叫做细胞的自我凋亡。简单来说,就是每个正常的细胞存在了一定时间,无论是不是健康,它都会自动分解出一种溶解酶,把自己毁灭。但凡死赖着不走,甚至争霸地盘的细胞,叫做癌细胞。起初,这只是一个有趣的生物现象,这也是该教授研究它的原因。直到后来研究深入,发现这项生物功能和细胞的所有生理活动都有关,它的重要性足以提名诺贝尔奖。
同样的,死亡在我们眼中看来很可怕,所有人都希望扼杀死亡;但是,死亡和生命共同走过了几亿年的进化史,又陪跑了几千年的文明史,它已经是人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果人可以通过冬眠永生,那谁会培养后代?文化的核心就是“以文化人”,教育无知的下一代人。只有老不死,没有下一代,还会有义务教育,传统美德吗?没有了新生代,人类又如何发展?经济中的股票,债券等,研究的就是未来预期,一两年的预测就可以搞期货了,那一两百年会发生什么呢?说到底,我们人类文明都是建立在“个体人类生命有限”的基础上,倘若这个地基沉没了,人类文明大厦就会倾倒,只能从头再来。
生生死死,自有定数,每一代人都有自己该做的事。猿人走出非洲大裂谷;智人学会钻木取火;皇帝一统天下,封建治民;前辈英烈血洒疆场,马革裹尸,开创新中国;父辈改革开放,忍辱负重……我们,也有自己的历史使命。人类文明的进步,乃至达尔文的自然进化,都是建立在残酷的生死之间。余华说,我们活着,就是为了活着本身。没错,每个人都是这么自私自利,就像是每个人做交易时,都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讨价还价。但是,就如亚当斯密说的,只有每个人都是理性的经济人,为自己的利益而不折手段时,市场才会发展。活在这个年代,我们可以撸起袖子加油干,也可以说着“人间不值得”的丧气话,这都是你的选择。但是,我们不应该破坏市场规则,不该在游戏中作弊。否者,所有人都玩不下去,就只能重头洗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