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热榜,很有趣的问题。

题主问:明明是我给钱,你教书,你情我愿的买卖,凭什么我要尊重你。在现在它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但放在从前,这根本不需要思考。我们之所以质疑尊重教师的合理性,是因为时代语境不同了。
从前为什么尊重
我们尊重非典时期冲在一线的医生;尊重火场逆行的消防员;也尊重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他们之所以受人尊重,是因为他们的付出远远大于回报。前两种职业是因为他们用生命做赌注,钱难抵命;而尊重老师,是因为这样能让学生的收益最大化。
知识是一种珍惜资源。在孔子首创私塾时,知识被统治阶级所垄断,只有士人及以上才有资格学习。在“士农工商”的等级社会,知识是连钱也买不到的。老师教百姓知识,就是给你打开了一扇向上爬的阶梯,你难道不感激吗?但是,老师能得到什么呢?孔子的交学费不过几条腊肉,碰到穷人家的孩子甚至还会解囊相助。《送东阳马生序》有这样的记录:“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人家老师忙的很,根本没时间教那么多学生,你只有“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能不尊敬点吗?
其次,教学作为一种服务产品,它的质量波动很大。孔子桃李天下,但他真正关心的弟子不也是那么百来人?无论是练武,学厨抑或读书,都有内门,外门弟子以及关门弟子之分。要想老师垂青,除了天赋,也就只能靠态度了。你不孝敬点,我凭什么把真本事交给你?最近看完《庆余年》,有感而发:庄墨韩为什么把一车书送给范闲,把文道传承托付给他?范闲只见了庄墨韩两次,第一次被他陷害,但反败为胜,气得老头吐血;第二次范闲受肖恩嘱托,看望先生。至始至终,范闲对老人家尊重有加。虽然庄墨韩看重的是范闲的文采,但后者的尊重态度也是让前者把文道气运拱手敌国的原因。
尊重老师也是为未来投资。《庆余年》中有一个很突出的情节:二皇子和太子为了讨好范闲,极力上言请求范闲主持来年的春闱。在范闲离开京都的时候,二皇子再次强调该事,还说:做一个监考老师,你就是当年所有学生的恩师了,当中好处一言难尽。中国古代学习是和政治挂钩的,什么叫做“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就是说你读好了书,就能封官拜爵,迎娶娇妻。要想进朝堂,师生关系常常就是一个普通士人最重要的政治资源。所以,你尊重老师,搞好同学关系,就是为你未来的仕途投资。
尊师也是一种文化要求,政治强制。我国儒家文化讲究的就是“尊师重道”,“百善孝为先,”一个人尊重师长就有可能举孝廉,进官场。就算你在朝廷满面风光,只要在老师面前不谦恭,被人抓到把柄,分分钟就要被革职。在儒家文化的背景之下,不管你是不是尊敬老师,都得表演下去。所谓“人不知礼无以为立”,尊重老师是你安生立命的资本。
现在为什么吐槽?
“为什么要尊师重道?”看起来是一个问题,实际上是一次吐槽:“现在的老师值得我们尊重吗?”说实话,大部分不值得。但这不是老师的错,要怪就怪教育的功利化和产业化。
世界教育都有一种产业化的趋势,因为人终究是不靠谱的,要用条条框框的保证教学质量。教育局用教材框定教学内容,老师必须按时按内容完成,不能藏着掖着,分什么内门,外门和关门弟子;学校用考试来限定教学时间,老师必须投入,达到教学要求;国家用教师考试来检查老师质量,考不过就下岗,不误人子弟……教学的主动权从老师手中转移到学生手中,一切以学生的体验为准。既然学生和老师的地位平等了,学生又何必卑躬屈膝?不单方面尊重老师,而是寻求彼此的相互平等,恰恰是现代教育带来的福音。
从前用钱难买知识,现在知识不过是为了换钱,谁有对知识的敬畏?既然连知识都不在乎了,凭什么去尊重知识的复读机——老师?从前,我去课外辅导班学英语,初级班学完大概三万。那女的笑脸如花,处处恭维,谦虚的说:你叫我孙老师吧!我看着她,实在反胃,死活说不出那两个字,呵呵一笑:“喊“老师”显得你老了,要不叫你孙小姐吧?”她两眼放光,哈哈大笑,夸我嘴甜。我朋友在贵族学校读书,一年近十万,学校的奖励也很简单,年级前五免学费,科目第一奖学金。老师的激励更简单,中国每个重点学校都标着一串奖金,能不能拿到就看你自己了。其实,说他们是老师,我实在不乐意,顶多就是知识的贩卖者。学生的学费已经远远超出他的知识付出,凭什么还要学生尊敬?他们没倒过来喊爷就不错了。
当然,我也不是说以前的老师有多好。孔子说的有教无类也只是一个梦想,否者,中国也不会有这么多学派,每个学派里又分什么嫡系,旁系。说到底,以前的老师教学也是一种投资行为,选好种子,加以培植,有朝一日学生起飞,老师也就被带飞了。现在的老师寻求的是一种即时收益,用知识换钱,风险小,收益高。说到底,这也没什么好吐槽的,老师是职业,护士也是职业,人家也要赚钱养家,没理由要求别人一直付出。但是,一边倒的要求学生去尊重这样的老师,确也是无稽之谈了。
我的老师们
回头一看,我竟然扯了这么多,实在佩服自己。有耐性看到这里的读者,自然也不介意我谈谈个人经历。
我曾经一直很尊重一个老师,她是跟了我三年的班主任。因为我成绩好,而且又调皮捣蛋,所以一直是全班的焦点。毕业后,听班长说,每当我捣乱,都是班主任去帮我摆平学科老师;每当我考完试,她都会先找我的名字。虽然我表面看起来放荡不羁,但我心里还是很敬重这老师的。
直到一天,我在小区门口碰到我舍友。我知道他去补习了,所以很好奇:“你怎么我家小区补习?我怎么不知道这里还有补习班?”他有些害羞:“我告诉你,你被告诉别人哦!”他把嘴凑近我耳朵,我最终意识到到我原来和班主任住在同一个小区。知道真相的我,简直被天打雷劈,整天失魂落魄的。没想到啊,我心中传道授业解惑的“圣女老师”,竟然在暗地里收学生的补习费,我第一次对人生如此失望。
后来,我无比的鄙视她,觉得她是一个肮脏的人,欺骗我的情感。在宿舍,我无数次的调侃她,放言:她就是一个不负责的老师,甚至不配老师这两个字。后来,也许是我平时太锋芒毕露了,我在高考前被人告密。她把我叫到办公室,两眼汪汪的看着我:**,你是不是认为我是一个不负责的老师?我看着她可怜兮兮的样子,知道应该哄一哄她,但突然有股恶趣味,便冷冷的说:是啊,有问题吗?说完,她楞了两秒,然后趴在桌子上。
我甚至不知道她在哭,开始几乎没有声音,直到我看见桌面湿了。门外就是巡堂老师,她的声音逐渐大了起来,但始终没有突破门槛。我也愣了一下啊,有些难为情,转身离开。后来听校长说,她哭了两节课,几乎诱发了心脏病。
现在想起来,她待我真如自家孩子一般。她的连哭声都没有传开,大概是潜意识认为“家丑不应外扬”。想来,我真的为自己的精神洁癖感到后悔。她是一个单亲妈妈,在一个发达地区独自抚养一个孩子,经济压力可想而知。学校明令禁止老师不准私自授课,但她为了补贴家用,而且又跟同学家长有私交,所以才会冒险。没想到,被自己最关心的学生深深刺伤。后来我去看她,她笑容暗淡:现在我教这些学生,他们不似你这般顽皮,我再也不会像当初那般投入了。她身上再也没有那种意气风发的气度,向领导申请教导最差的班级,只求安稳退休。实在怪我,毁了一个好老师。
还有一个老师,说她是老师不太恰当,她其实是学校的校长,但从未教我。她无意间看了我文章,有一天把我叫进办公室,相谈甚欢。从此,我们常常谈文学,辩哲学,偶尔她也会说我太狂妄,我也说她太古板。从始至终,除了我给她送的一束花,她还从未得到过什么。但是,我已经把她记在心里了,上了大学,我依然时不时和她联系。
她只有一个患有唐氏综合症的女儿,我从前问她:为什么不在生一个?明明国家法律允许。她微微一笑:如果再生,我作为母亲势必会把更多的爱分给那个正常的孩子,这对她不公平。我又问:你为什么总是找我,你是校长,不忙吗?她又是一笑:我找你,是因为我们有缘。在我内心,她是真正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没有她,我早就在哲学中迷失,不是疯了就是死了。我在心里承诺:如果可以,百年之后,我愿意给你送终。
有人工作就是为了生存,这无可厚非;也有人工作为了理想,实在高山仰止。我说不出对老师到底要不要尊重,这只能看他待你有没有真心。两袖清风,一心付出,有教无类,自然高尚;但是养家糊口,恪守尽责,用心待人,也值得尊重。在这个操蛋的世界,一个人用力的活着,用心的做着,就已经让人尊敬了,何必设那么多条条框框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