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笔耕不辍依我之见
家有考生――别人家娃

家有考生――别人家娃

作者: 远影 | 来源:发表于2018-08-02 17:21 被阅读239次

    2018年4月5号

    家有考生――别人家娃

          家长微信群里,校长用红字播出了一个重要通知:“今天搜查中,一共查出5部手机,一部平板,一部游戏机,共罚款5200元,这笔钱被用于学生福利,看电影,聚餐,请家长们知悉。” 此消息一发,群里一片静默,家长们的心里却是波涛汹涌。

            这是高考前两个月,发生在文化课集训学里的事。

            春节后,美术专业课的联考(针对综合院校的美术高考)和校考(针对美院,考试安排在一二月份)已经结束,文化课复习开始。我们被原来的学校告知,回不去了,因为那里的孩子12月份,即联考结束之后就开始文化复习,我们回去根本跟不上进度。没办法,我们又在武昌找了一个文化集训的学校。这里有几百个跟儿子共同命运的孩子,他们将一同走到六月,决战高考。

    家有考生――别人家娃

            “手机是魔鬼”这话绝对没错。尽管面临高考的巨大压力,手机对孩子们的诱惑仍然超过一切。聊天、购物、追番、打游戏,高强度的学习让孩子们身心俱疲,手机成了精神鸦片,他们饮鸩止渴一般,废寝忘食地在手机上寻找各种满足。后果嘛,上课睡觉,记忆力下降,成绩不断下滑……

            “文化集训,五个月4万块钱,是送你们来晚上打游戏,上课睡觉的吗?!”因为是住校,抓狂的家长们,纷纷给学校施压。

            分数是学生的命根,更是老师的奖金,学校的生源。学校开始疯狂地查手机,甚至买了好几部金属探测仪,每天在宿舍、教室搜查,真是拼了。不过,猫和老鼠的游戏孩子们早就驾轻就熟,于是毫不怯场地应战。他们藏手机的地方真可谓五花八门,箱子里,笔袋里,门框上,空调的外机上,用绳子吊到窗户外面的树叶里,甚至买个大面包掏空中间把手机藏进去,心思机巧缜密,都可以去当专业间谍了,这让老师们绞尽脑汁,头痛不已。

            校长被逼无奈,只好向商鞅借鉴了一个绝招――连坐,一个宿舍里查出来,其他孩子就得陪着一起罚款,手机多少钱,平板多少钱,明码实价,于是就有了今天的公告。

            效果嘛,看看以下对话就知道了。

            儿子:“老妈,晚上我能不能去教室上课呀?”

            妈妈:“你不是病了,下午请假在宿舍睡觉吗?病好了吗?”儿子居然主动要求提前销假,太奇怪了。

            儿子:“又没有手机,躺在宿舍里实在无聊,还不如回教室背书呢!”

            我立刻对校长敬佩得五体投地。

    家有考生――别人家娃

    2018年5月6日

            今天,有家长在微信群里表扬了儿子

          “某某同学成绩总是数一数二,真厉害!”

            爸爸悄悄私信我:“咱儿子也终于成了别人家孩子!”我知道,这句话里透着多少得意和委屈。

            从美术集训开始,我们就一直被打击,儿子的感受更深。他总是艳羡地称那些专业成绩好的孩子为“校长的亲儿子”。校长又他们开小灶啦,校长居然带他们去看电影!据说连批评他们,校长大人也是充满慈爱……

            “知道吗,学校通知,可以提申请选修‘动漫设计’太棒了!”一天,儿子兴奋地打电话给我们,“你们赶紧帮我报名,晚了怕报不上了。”

            “好的,马上!”这可是儿子最心仪的课程,难得见到他满血复活的状态,我们也心情激动起来。

            提交了申请,半天没见回复,便小心翼翼地去问校长。“你们儿子这种情况,还是老老实实地练基础吧。”校长冷淡地回复,醍醐灌顶地给我们浇了一大盆凉水。

            “我们问了学校,这次培训主要是针对基础好一些的学生,不然高考会分心。”丑媳妇总要见公婆,再为难,我们也得硬着头皮跟儿子说。

            电话那头是沉默,很久之后,他低声说“我还是想去当面争取一下。”说完就把电话挂了。

    家有考生――别人家娃

            后来的事,高考以后才知道。儿子酷爱漫画,不想错失这个机会,他认为自己至少应该有一个提交申请的资格,有一个与老师或校长当面争取的机会,于是他又提交了一次申请,并且鼓足勇气告诉老师,希望能面见校长,但是终究没人理会,他在办公室默默的坐了一下午,没有人知道他想了些什么。后来的他更加消沉,学校的各项活动也不想参加,一副“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样子。

            “别人家孩子”总是考得好,总是受到老师的关注,总是多很多机会和选择,我们付出的并不比别人家,可为什么结果却总是差强人意?孩子成绩倒数,家长更不轻松,群里谨言慎行,绝不多嘴;学校的决定飞快点赞;各项规章,严格执行,夹着尾巴、小心翼翼,无非是希望老师能多看几眼孩子,千万别放弃他们。

            四月校考出分,“别人家孩子”的家长秀成绩,拼录取证,大发红包的时候,我们看得羡慕嫉妒,恨不能立刻退群。内心五味杂陈,脸上、嘴里却不敢表露给孩子一丝一毫,怕他丧失信心。

            所幸,这一切在文化集训学校得以反转。也许是这里严格控制了手机,校长和老师更愿意倾听孩子们的声音,让儿子感到被尊重;也许是之前学校的谷底经历,让他知道排名意味着更多选择和机会;也许是校考一无所获,联考成绩平平,让儿子终于明白,只能破釜沉舟,背水一战……,总之,我们发现儿子变了。

            学习变成了他自己的事情,听讲、作作业、复习,在每天老师公布的进度表上,他的评价都是“态度非常认真,积极,高效”之类让人振奋的词语。

            他变得表现突出,经常得表扬,无论是学习还是出勤,摒弃了之前一贯奉行的“中庸之道”:学习中等,表现一般,在学校既不得表扬,又不被批评,在一个不被注意的角落里,自在地呆着。

            儿子变得沉稳了,用他的话说叫越来越“佛系”。四月中旬是这些孩子情绪波动最大的时间,因为校考的成绩陆续出炉。拿到证的欣喜若狂,没通过的伤心难过,反正各种情绪、歌声、哭泣声都在校园里交织激荡,儿子却相当淡定,只管埋头学习。他一个证也没拿到,当我们告诉这个结果的时候,很有些忐忑,不料,他平静地说“没拿就没拿吧,意料之中。我心里居然没有任何波动,你们很奇怪吧?我现在很佛系哦,呵呵。”看来,习惯调整预期把自己放在舒适区的他,早就做了预判,而这不正是心理日趋成熟的表现吗?一时间我感到非常欣慰。

            “静待花开”,在2018年的春天,经过炼狱般煎熬的儿子,终于开窍了,成绩突飞猛进,居然渐渐排到了前几名,四月调考,儿子考了489分,比二月调考提高了84分,学校总分第一,终于成了“别人家的孩子”。

            儿子悄悄地跟我们讲,班里同学经常问他题;有不认识的学生在打听他;居然还有同学传他被好几个美院录取了,而且校考分数很高,“很搞笑吧?我其实一个证也没拿到呀!”他得意地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忱风低语:所有的辗转与焦灼,都会在这一篇篇真切的期待里,化为最美的花开。
        远影:@忱风低语 是啊,不经过煎熬和等待,怎能体会花开的快乐与幸福!
      • 桔子熟了:看你的文章心总是提到嗓子眼,今天看完文章,为你感到高兴,终于等到了花开😊😊
        远影:@桔子熟了 生活就是这样,总能“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静月清荷:为什么,优秀的孩子总是别人的娃呢?
        我现在一看到这种体载的文章,两眼都是方光的,恨不得从里面捞出金子来
        远影:@静月清荷 静待花开,我们这18年才开一回花😜

      本文标题:家有考生――别人家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ddsv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