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过一些优秀的客户经理,他们谈贷前调查的方法都不一样。比如,我请教我的大学同学,我说你认为贷前调查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他说贷前调查最重要是看借款人的人品。我们认为贷款调查主要调查什么?主要是客户的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还款意愿是第一位的。
如何识别还款意愿?一是打听借款人的朋友和身边人,熟悉借款人的人。二是查询征信记录,看借款人是否有不良征信记录。三是查询法院执行文书公告;查询法院判决公告,看借款人是否涉官司,有被法院执行的过往记录等。四是自己与借款人聊天主观判断。五是了解借款人的业余爱好,是否有赌博、涉黄、涉毒等不良行为等。
如何识别还款能力?一是从周围的人了解借款人的家底、收入情况。二是看借款人的不动产权证、股权证、存款证明、收入证明等能证明借款人收入和财产情况的证据。三是调查借款人是否有外欠款、高利贷或其他借款。四是调查借款人贷款用途的真实性,其从事某个行业的经验、口碑等。一个从事餐饮十几年的人开饭店总比没有什么经验、没有任何资源的人开饭店更靠谱。五是调查小微企业上下游供货方、客户的稳定性。如果某企业上下游供货方、客户是稳定的,那么这个企业的现金流会更靠谱。六是看小企业的三表,税单、水表、电表等。
如何提高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一是追加有效担保人。二是避免抵押物高评。三是注意追加当事人的孩子做担保人,毕竟现在更多的在意孩子的征信记录。四是更加关注第一还款来源。五是避免过度授信。六是切实避免顶名借名贷款。
总之,对于农商银行来说,我们的客户主要是小微企业和居民,贷前调查是最重要的,必须高度重视,而借款人的人品又是最重要的因素。
、贷前调查的基本原则
多数银行贷前调查需遵循“双人调查、实地查看和真实反映”的原则。双人调查原则是指每笔信贷资产业务至少由两名授信业务人员参与调查,并在调查报告中签署明确意见。实地查看原则是指授信业务人员必须通过座谈、查账等方式对贷款申请人、保证人及抵(质)押物进行实地调查,核实申请人及担保人所提供资料和财务报表的真实性,现场查看申请人、保证人的经营管理情况、资产分布状况,抵(质)押物的现状。真实反映原则是指授信业务人员必须实事求是,真实反映贷前调查所了解的情况,不回避风险点。
二、贷前调查时需收集的资料
贷前调查时需收集的资料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资料:
1、贷款申请书;
2、申请人、担保人经过年检的营业执照等;
3、申请人及担保人的公司章程;
4、人行征信中征码及相关的征信业务授权书;
5、申请人、担保人近三个年度财务报表及近期月份财务报表;
6、抵(质)押物权属证明;
7、第三方评估机构出具的抵(质)押物评估报告;
8、与贷款用途有关的资料,包括购销合同、合作协议等;
9、环保许可证及特殊经营许可证等;
10、银行认为需要提供的其他文件及证明。
以上大部分资料需要查看原件并收集复印件。
三、贷前调查的主要内容
1申请人基本情况调查与分析
1、申请人基本概况的调查与分析
1、通过验看申请人经过年检的营业执照副本原件,确认申请人主体资格和经营范围的合法性。必要时可到工商登记机关(或主管部门)进一步查实。
2、通过查验公司章程等材料核实了解申请人的股东背景及股权结构,判断企业的实际控制者。
3、了解企业的主导产品、经营类型、经营规模、所处行业及行业地位。
4、调查申请人的历史沿革和近年来人事、经营战略等方面的重大调整情况。
5、了解企业高管层有无重大违规违纪情况,分析企业管理层的经营作风是否稳健。
2、经营者管理水平和信用状况调查与分析
1、通过调查企业董事长、总经理、财务负责人等关键管理人员的履历、管理经验、业绩、个人品德和信用情况,分析申请人管理层整体素质。
2、通过实地走访企业职能部门、行业协会,了解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程度、重大决策程序等管理方面的情况。
3、必要时通过政府机关、企业的往来银行、供应商、产品用户、企业雇员等渠道调查企业在遵规守法、偿还贷款、结清货款、雇员满意程度等方面的情况,判断企业的信用水平。
2申请人经营状况调查与分析
申请人经营情况的调查与分析应侧重于申请人主导产品(包括主要经营、主要投资等)、市场营销、经营风险和行业风险等四个方面。
1、主导产品的调查与分析
对于生产企业,应通过调查申请人的主导产品以及这些主导产品的技术先进性、生产设备领先性、原材料的易获性和后续产品的研发能力,判断主导产品的生命力与竞争性;对于流通企业,应通过调查申请人的主要经营范围、品种等,判断其经营特色与竞争优势;对于投资类企业,应通过调查申请人的主要投资方向、投资结构及投资回报,分析其投资的合理性、风险性与收益性。
2、市场营销的调查与分析
通过调查申请人的主要客户、市场分布情况、品牌宣传、销售渠道、售后服务、产品定价等方面的市场营销策略,判断申请人的市场营销能力、主导产品适销程度和市场前景。
3、经营风险调查与分析
通过调查申请人的生产或销售规模、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产品多样化程度及经营策略、产品的需求弹性、原材料和动力供应、购销环节风险、投资决策与管理、成本控制、筹融资渠道及能力等,发现申请人在上述环节中是否存在的问题。
4、行业风险调查与分析
了解国家对申请人所处行业的相关产业政策以及该行业的准入壁垒等相关信息,比较申请人在行业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同其主要竞争对手相比的优劣势,分析申请人经营战略的合理性,预测企业发展前景。
3财务调查与分析
1
核实并还原财务状况的真实性。
(1)原则上要求企业提供经过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年报,核对审计报告原件,阅读审计意见和审计报表附注。
(2)注意各期财务报表期初数与期末数是否对应,对于期初与期末不能衔接的,应进一步了解原因,以判断财务报表的真实性。
(3)通过分析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有关科目之间的相互关系,如销售收入与增值税、销项税、借款与财务费用、长短期投资与投资收益等的对应关系,初步评判财务报表数据的可靠性。
(4)通过咨询、查账等手段尽量剔除流动性不强、难以成为还款来源的资产,如待摊费用、待处理损失、无形资产、形成呆滞的投资、1年以上的应收帐款、其他应收款及长期积压的存货等,还原申请人真实的资产流动性。
(5)根据实地调查和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的结果,对申请人提供的财务报表进行必要调整,使其尽可能反映申请人真实的生产经营情况。
(6)将财务分析的结论同实际调查的有关定性情况进行比较,财务分析结论不能解释定性分析调查结论的,要进一步分析原因。
2
申请人综合财务情况分析。
一是经济实力分析:通过比较申请人在行业中净资产额、资产总额、固定资产总额、销售额、净利润等状况分析其经济实力和抗风险能力。
二是经营能力分析:通过测算和比较销售利润率、净利润率等指标对申请人的盈利水平、盈利稳定性和持久性作出分析和判断。通过测算和比较应收账款回收期、存货周转率、应收及存货增长是否超过销售收入的增长等因素,对企业经营能力进行判断。
三是负债结构分析:通过测算与比较资产负债率、长短期负债结构、银行负债明细,分析并判断公司负债总量、结构是否合理、偿债能力是否充足。
四是变现能力分析:通过测算与比较流动资产的质量、流动比和速动比、银行借款等刚性负债占流动负债的比重,分析并判断企业偿债压力以及短期偿债能力。
五是现金流量分析:通过计算过去、预测未来的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现金流入、现金流出和净流量的情况,判断申请人的还款资金来源及其稳定性,确定其是否具备还款能力。
根据上述对经济实力、经营能力、资产负债结构和现金流量的分析和风险度测算,综合评价申请人是否具备再举债能力和到期偿还贷款能力。
4担保条件的调查与分析
1、担保调查与分析的重点是担保人的资格、财务实力、抵(质)押物的变现能力、担保人的担保意愿、担保人履约的经济动机及与申请人之间的关系等。
2、担保人的主体资格调查与申请人的资格调查方式和要求基本相同,除此以外,还需符合《担保法》及其司法解释中有关担保人资格禁止性条款的规定。
3、保证人财务实力的调查分析方法参照前述对申请人的调查评估方法进行,除分析保证人财务状况、现金流量外,还须掌握保证人目前对外担保的金额、是否涉及不良担保等。
4、抵(质)押物的调查与分析包括抵(质)押物的权属是否清晰、抵(质)押行为的合法合规性、抵(质)押物价值的合理性及抵(质)押物价值的变现能力。在担保条件的调查中需特别关注担保人担保意愿的调查与分析:重点应调查担保人履行担保义务的历史记录,是否了解贷款的真实用途、担保人履约的经济动机以及与申请人之间的关系等。如果担保人是申请人的关联公司,或者担保人与申请人之间存在较多经济利益关系,需防止通过互保、循环担保方式削弱担保的有效性。
5贷款用途和还款来源调查与分析
通过实地调查和分析企业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分析申请人直接的、真实的借款用途,判断该用途是否合法合规,是临时性周转还是铺底性资金,是用于生产经营还是用于偿债纳税。对于贸易融资、承兑、贴现、保函等直接与交易背景相关的业务,还应详细调查该业务的背景是否真实合法等。
6还款来源调查
对申请人还款能力和未来现金流量进行预测,调查落实还款来源的可靠性。如果还款来源依赖于与贷款用途有关的某笔特定交易,应重点调查该笔交易顺利完成的可能性;如果还款来源属于某项非经营性的现金收入,应重点调查该笔现金收入来源是否可靠。
7后续银企合作潜力调查与分析
了解和预判贷款申请人和银行建立信贷关系后的业务合作,包括不限于日常国内国际业务结算、理财投资、综合效益以及后续可能给银行带来的业务机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