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用户而言,需要知道 自己在哪里?自己是谁?自己能不能说话?应该怎样说话?不说话的时候有没有事情做?听到的话是什么意思?有没有错的?错了应该怎么处理?听不到话了又该怎么办?
1. 自己在哪里?就是要知道自己属于哪个小区。即得到小区的PCI。
通过检测小区周期性发送的PSS/SSS信号,得到小区号。
2. 还要知道自己这个小区的工作方式是什么?有什么特点?即获取小区的时间同步信息,这个小区的工作模式(FDD/TDD),还有这个小区发的信息里面循环前缀是什么方式,从而了解到这些信息中传输的信号在哪些符号里面。
这也是通过检测PSS/SSS信号得到的呢,看来第一步用户做了很多工作哦,别着急,后面的会更多!
PSS/SSS是基站每5ms发送一次的周期性信号,用于通知小区内所有用户本小区的信息。
3. 仅仅知道了自己的位置还不够啊,还需要了解到这个小区的带宽,天线模式,这样才可能准确的接入到这个小区呢!
PSCH信道上承载的MIB信号能够满足你对于小区的基本认识,通过努力的盲检每一帧的PSS,你会得到该系统帧的帧号和小区带宽,以及天线模式。
MIB信号是由基站发送的,周期是40ms,相当于四个系统帧,在每个系统帧的第一个子帧的第二个时隙上承载该信号,这四个MIB信号是相同的,用户只要检测到一个就可以。
4. 这个时候你已经知道了足够多的小区信息,有点迫不及待的想接入,想发送信息了。千万别急,还有一些信息你搞清楚了才不会出错呢!
你要检测 PDCCH,他承载了太多你在后面会用到的信息的格式说明,里面包括各种SIB信息,不同的SIB信息介绍了不同的传信规则。你只有完全掌握了这些规则。才不会在接入时犯迷糊。(这里还需要继续深入学习,明天补充)
SIB2包含RACH-ConfigCommon域, 告诉用户preamble的格式,Msg3大小的阈值,功率配置,可选的PRACH资源等信息。
5. 接下来你可以接入小区了哦。看看要做哪些事儿呢?
通过前面接收的SIB2信号,你清楚了preamble信号的规则,于是从64个信号序列中随机选择了一个preamble请求接入小区,小区在一定的时间窗内回复RAR以便你知道是否需要再次发送preamble。
这个前导信号是在PRACH信道传输的,占用了6个频域相邻的RB,哇,好大一段带宽哦。
这个时候你已经告诉了基站自己的时间timing,基站也能估计到你的远近,从而把传输信息时存在的时延和损耗在RAR中传输给你,便于你对自己发射信息功率的判断。
此时,如果你是一种不争不抢的方式接入的,那么你和基站已经基本完成了上行同步和C-RATI的分配。如果你在接入时以一种竞争的方式请求的,那么你还需要和基站之间再次确认上行timing和C-RATI,也就是说,你俩还需要交互一组信号,这样才能保证接入的正确。
6. 这才是你进入这个小区的第一步,后面你还需要不断的监听小区的系统信号进行时间的更新,保持和基站的连接,在数据到达时能够准确有效的传输,当你移动到其他小区时,你也要学会自己切换小区,保证自己不掉线,保证和基站的连接,这样你才能在想要获取信息时,准确的发送自己的请求信息,并在合适的位置得到基站的数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