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睡前跟朋友群聊,说起了小A的近况。
-“诶,她最近过得风生水起的,当上了学生会主席,还交了一个不错的男朋友呢。”
-“是啊,跟以前不一样,越来越美了”
-“前两天发的那组照片真是好看”
-“咱们暑假回去要不聚聚吧”
……
朋友们越聊越来劲,我听得云里雾里,印象里,她似乎很久没更新动态了,哪来的照片?关掉页面,打开QQ,熟悉的个人头像旁出现了一把活灵活现的锁。不死心,点开微信,一道黑杠。心下了然,一阵苦笑。
木心说,友情也有蜜月。有些感情不联络就会慢慢冷却。
我和小A算不来特别亲密,却是难得的趣味相投。以前嘻嘻哈哈,打打闹闹,小心翼翼地交换着“少女心事”,胡七八侃后惊为天人,后悔怎么没能早点遇到。
毕业后大家各奔东西,就像滚筒洗衣机的一次大换洗,时间和距离是最好的“洗涤剂”,它把各自的经历和心情附着在成长的衣物上,不断漂白净化,让彼此的圈子得以再次鲜活存在。而那些生硬客套、强撑亲密的问候也终于顺着水管流入下水道,在“提示音”响起后消失得无影无踪。
我并不愿意去消极揣度、责怪她对我的掩藏屏蔽,也不想去质疑我们友情的分量。感情是浓是淡,是真是假也不该以朋友圈作为衡量的标准。
有时候,你以为情绪不好发条动态为你点赞的是朋友,殊不知他是“点赞狂魔”,扫视而过,你的心情于他根本无关痛痒;
你以为发张自拍为你评论鼓掌的是朋友,殊不知他是猎奇新鲜,对你戏谑调侃“别有用意”;
你以为为你开放空间准你随意出入的是朋友,殊不知他的空间对所有人可见,开放只是“空虚寂寞”作祟,求访客博关注。
真正的朋友并不需要通过朋友圈来体察彼此的生活,他们是不交流仍心心念念相互记挂的一类人。而屏蔽也并不意味着情感的割裂,只是,这时候她的情绪不适合让你知道罢了。
2
朋友圈没有特定的属性,只有你自己可以给它下定义。
若真要细究起来,分门别类。那么,有些人的朋友圈是情绪电台,深夜时分,准时播放,不需要谁的安慰,“咔咔”一顿发泄,糟糕的情绪得到舒缓,第二天醒来又是一条好汉;
有些人的朋友圈是生活聚集地,吃喝玩乐、旅行摄影,分享的是态度和心情;
而有些人的朋友圈则是未知数“X”,空白的页面上,一条黑杠尤为醒目。它就像一道坎,为各自的世界划分出一条清晰的界线,你再怎么用力张望也无济于事。
前两天,看到有人发了这样一条动态,“我对你设置了特别关心,你却对我分组可见”,想想真是让人有些灰心啊。
试想,有一天点开心心念念的某人的头像,却发现朋友圈消息为空,黑色分割线赫然在目。于是开始紧张,怀疑自己看错了。点击重启,还是没变。忐忑地反省自己是不是哪里做的不对。
-发小广告?没有。
-整天抱怨?没有。
-更新太频繁?也没有。
一片茫然,觉得委屈又无辜。想问原因又不敢直说,好不容易鼓起勇气却换来沉默和令人为难的自我纠结。想结束尴尬,撤回消息,却发现“超过两分钟,无法撤回”。
余秀华说,沉默,是遗忘和被遗忘的捷径,花朵凋谢,青蛇倒悬。诗句赋予了沉默以美感。
其实,对方现下的沉默无非是在向你发出“禁止入内”的信号,他表意明确地告诉了你这样一个事实,“对我来说,你没有那么重要”。
3
人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偷窥心理,而偷窥是一件会让人上瘾的事。我们常对他人的生活抱有好奇,朋友圈的出现则恰好满足了我们这种隐晦的欲望。
过去我们都被人屏蔽,也屏蔽过别人。
很多时候,屏蔽的出发点并不因为讨厌或排斥,而是出于第一反应的“不在意”和“没必要”。
我们常忙于自身,很少真正地关注他人。而朋友圈就像一座围城,有人被请进来,有人被请出去,这都是正常现象。我们那些因为“屏蔽”显现出来的失落有时却不是因为有多在乎,多想进入对方的生活,而是不甘心。
不甘心自己成了被请出去的那一个,不甘心被莫名其妙地“抛弃驱逐”,提前挥手说了“再见”。
日前看了渡边淳一的《钝感力》,他在这本书中提到,凡事看的过重,自寻烦恼的时代应该宣告终结了,人该木讷迟钝些,这恰是赢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
亲爱的朋友圈,其实我也没有那么在意啊。
你的屏蔽,真是让我受宠若惊。
—— 晚安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