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最近一段时间因为年关将近,总是不定心,其时年不年的并没什么打紧,一样的日子,新的日历依然被一页页撕去,只要岁月无恙,撕去的不过是数字。
即是心不定,也便不强求,那么就做做整理吧,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心也一样,需要时时整理,从哪里开始呢?
就从感知自己的喜悦开始吧,把能带给自己喜悦和满足的人,事留下,并强化达成这些喜悦和满足的行为。比如读一本好书。
今天开始读余华老师的《在细雨中呐喊》,今天读到第三章,余华老师的笔触细腻到使人颤栗,那种忧伤像南方的雨,毛绒绒地,不知不觉间渗透进你身体的每一寸肌肤,五脏,余华老师说自己不是“把悲伤留给读者,把欢乐留给自己” 而是“把悲伤留给虚构,把欢乐留给现实。”
读了这篇文章的序,大概知道小说的结局,但是还是会觉得揪心。孙光平、孙光林、孙光明他们成长的环境、人生,就如余华老师说的,他们由虚幻经由时间的文字变得有血有肉,他们经过了时间的淬炼,真实存在着。
写作的煎熬、快乐和满足就是这样一个创造生命的过程吧,你说要有光,于是文字里就有了光,这个世界里,每一个码字人都是创造者。
笔耕不辍就是所有的意义。
能够带来喜悦和满足,懈怠了就停下来去读书吧,记录那刹那而逝的感悟就好。
抬头看路,低头拉车,整理好再出发,方向对了,坚持总能到达。
![](https://img.haomeiwen.com/i28905119/bccf79a14d088c55.jpe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