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霞君学经典,读《论语》听故事: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荡相遣执讲故事:
大凡做过亏心事的人,寿命都不会长。
孟僖子是孟懿子的父亲,早年随孟昭公出使楚国,因不擅长于礼而受到屈辱,没完成使命,后悔不已。回鲁国后听说孔子精通于礼,便让自己的两个儿子孟懿子和南宫适拜孔子为师。孟懿子受父命跟着孔子学习,内心却傲慢不减,这样的态度真学问上身就难。孔子自然知道他的情况。当孟懿子问孝,孔子就说:“无违。"意思是,你不要辜负了父亲的期望。又说:“生,事之以礼;丧,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总之,教导孟懿子,不要违礼。可最后,这孟懿子在孔子“堕三都"事上反悔,出尔反尔,使老师的大业出现溃败。作为孔夫子早期大弟子(比子路早,时间约在公元前518年),你说他亏心不亏?等着季康子同意冉求,请孔子归鲁,他的内心更是羞愧不安,一年之后即公元前481年得病去世。
孟武伯,是孟懿子的儿子,有点不着调。他的父亲患病期间,跑去问夫子如何是孝?夫子告诉他:“父母唯其疾之忧。"意思是,你这孩子,回到父亲身边,照料好父亲的身体,减轻些父亲疾病之苦就是尽孝。话语之中,带着对这个人的卑视。
孟懿子死后,孟武伯承继父位,位居三桓。这个年轻人心高气傲,又去拜见孔子,询问孔子三个高徒的情况。这时候,孟氏并非执政,权利在季氏之下。况且他问这三个人,都在官位,并已名扬天下。
至于孟武伯是不是孔子的学生?我是没找到依据!不知他小时候孟懿子是否把他这个不听话的儿子送去过孔家学堂,如果真的去过,学习成绩也不会太好。你看这父亲给儿子起的名字,“彘",就是猪。一个名字叫猪的人,是不是有点浑?(也不一定。汉武帝也有个小名叫彘。[呲牙])
在孔子“仁"的思想里,仁人是一种完美的人格,是需要终生去践行仁道的。一个活着的人,还存在很大的变数,是不能给以肯定的评价的。现在所谓的“盖棺定论",也是这个意思。所以,对于孟武伯这个年轻人的发问,只能以“不知也"来问答。但又害怕小孟长官误会,对三位弟子不利,就以肯定的语气告诉他,子路、冉有和赤,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做的都非常好,(当时,子路在卫国,干的就是孔子所说的工作;冉有是季氏宰,且随季康子在公庭任职;赤也在从事外交工作,曾出使齐国。)都是实用人才。
公元前479年孔子去世。又一年,季康子去世,三桓中孟武伯成了老大,对鲁哀公不敬,以致于关于紧张。鲁哀公在陉陵大街上与孟武伯相遇,就问他:“请问余及死乎?"意思是你想让我死吗?孟武伯回答:“不知也。"
鲁哀公恐惧,就想请越国军队来除三桓,结果消息走漏,反被三桓赶跑了。后来,鲁人愤怒了(估计是孔子的学生们),与三桓作斗争,取得胜利,去迎回哀公。可怜这位国君终于未能回鲁庭,客死于他乡。
鲁人再也受不了三桓两次驱逐国君,从此,没有了信任基础的孟孙氏,自孟武伯始,没落下去,甚至于不得不迁走他乡。也许是他的后世子孙开始反思,正视自我,克己行善,代代积德,累五代之后,竟有余庆。公元前372年,孟武伯的五世孙孟轲出生。这位神童的降临,承继了子思心性之学,并发扬光大,被后世称为思孟学派,儒家正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