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关闭了半个月,独处了一段时间。终于想明白我要干什么,我能留给这个世界什么。
疫情在我面临中年危机的时候,张牙舞爪的袭来。股票和基金亏损到惨不忍睹,打开抖音,每天推送的都是“90后的现状”,一张张滤镜都无法过滤的老脸,配文都是“九几年的对不起,拖了你们的后腿。”一时间,竟然彻夜难眠。
出走半生,我竟仍然不知道我要什么,我拿什么教育我的学生,拿什么留给我的孩子?
幸好,上帝救自救者。多年来积累的阅读习惯又一次在危难时刻解救了我。我看了一本书《如何衡量你的人生》,读完心里就有了答案。
如果,留不下物质,我能留给孩子什么呢?我想首先是独立生存的能力吧,就是基本的洗衣做饭收拾房间。有的人看到这里可能会不屑一顾,想当然的认为怎么可能有人不会洗衣做饭? 惭愧呀,作为一名90后,正好生在中华上下五千年没有兄弟姐妹的一代。28岁的我,真的不会做饭。曾经看过一个故事,一位罹患癌症的日本母亲逼着五岁的孩子做饭。初读那个故事的时候,我16岁,差点失去了母亲。记得那一夜我蜷缩在角落里,哭到绝望。不知道自己该如何生存。幸而老天垂怜,没有夺走我的妈妈,在父母的呵护下我一路长大,结婚生女,婆婆贤惠,结果是我依旧不会做饭。昨天抖音上在缅怀一位疫情一线结束后因为心脏病突发去世的姑娘,她留下了年幼的孩子。很多人都在问,天呐孩子还小怎么办?失去的无法挽回,旁观者的我们只能向前看。我想,在遗憾发生之前,一定要尽早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
第二点是学校里不会教的,父母不一定会教的一点———消费观和赚钱能力。多数人从小看父母为五斗米折腰,争吵,甚至大打出手。但对于孩子又舍不得让他们体会生活的难,零花钱给足,保证婚前衣食无忧,婚后突然抽手,觉得孩子已经长大,自立门户。留给新婚夫妇一堆“中年难题”,幸运的人,夫妻携手,也能维持家庭运转,稍微经营不善,就会相互指责,悲剧收场。所以,孩子从小要去摸索自己的爱好是什么,并利用它去赚钱,赚别人的钱。不是做了家务,父母给报酬那种。要有意识的培养他们的赚钱理财能力。推荐一本书《小狗钱钱》,以儿童能读懂的语言清晰阐述理财知识。
除了理财赚钱能力,合理的消费观也很重要。经过疫情的冲刷,你会发现人类生存所要用到的必需品并不多。消费陷阱利用人的虚荣心和攀比心,鼓动人们囤积不需要的东西。一张嘴真的需要几百只口红吗?多买书充实自己不好吗? 所以一定要学会“断舍离”,这本书也值得一看。 此外,本次疫情中最惊慌的是国外信用主义和新一代某呗青年,在没有收入的情况下盲目消费,支出比收入多得多。而中国很多有储蓄意识的人,仓里有粮,心里不慌。一定要教育孩子有储蓄意识。意外虽然多,平安活到老的还是大多数,最好不要超前消费。 还有,步入婚姻前,若是有自己的储蓄甚至车房,对于婚姻是一种保障。
最后一点,我希望孩子不要给自己设限,保持学习的能力。人生来就不是来享福的,而是来历劫。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要勇于尝试,多学习。从书里学,从别人身上学,从旅途中学,你困扰的问题总在学习路的某个拐角就有答案
![](https://img.haomeiwen.com/i22800450/7a52a50b499c0921.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