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的产生与自然环境,与人类的智慧密不可分。远古时代,土地高低不平,气候严寒酷暑,人类本能地要保护自己的双脚,简单包扎脚的兽皮、树叶等,便成为了人类最早的鞋。古人以草为屐,皮为履,后唐马周始以麻为之,即鞋也。鞋最基本的定义,就是穿在脚上走路的东西。
人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再穷也要穿上一双新鞋,以便走好地狱和天堂的路。
![](https://img.haomeiwen.com/i5558970/2fc53087f2e23879.jpg)
人生下来就必须穿鞋,但穿什么样的鞋,人一生能穿多少双鞋活多大岁数,都是有定数的。不管伟人还是平民,谁的一生又能离得开鞋呢?就是在云朵中行走的仙人也总要回归大地;鞋不伟大也不卑微,但只要生存在这个世界上,谁就一生也离不开它。.
鞋的式样和款式有很多,单从材料做成的鞋就有好几种,有皮鞋、胶鞋、布鞋、麻鞋、草鞋等等。而我最熟悉的就是布鞋了,它的手工制作过程我清清楚楚。鞋子有鞋底和鞋帮两部分,最重要的还是鞋底,鞋底不厚扎得不牢穿的时间就不长。要有好的鞋底,就必须先糊浆纸,这里所说的浆纸就不是纸了,而是一种破布。家里的衣服破得不能再补了,就用剪刀把衣服沿缝口剪开,好的结实的布留下做补钉,实在烂得没法用的布才用来糊浆纸。糊浆纸必须在一个上好的晴天,将门板卸下来平放在地上能晒到阳光的地方,再烧一锅开水放人干面调成面糊。一层碎布一层面糊贴在门板上,一般要贴三四层,也有贴七八层的。一般要在太阳下晒八九天,直到干透了为止。晚上关门门板照样上起来,上面五颜六色的布只当是一道风景或屏风,家家户户都这样,一点也不会让人笑话。
做鞋必须先有鞋样子,千层底要一针一线纳起来,那细细的钢针全凭手劲穿过千层底往往很困难,还必须用顶针,没有顶针时就要在中指上缠一块布。当一双鞋底纳下来,那粗硬的布条上就全是针眼儿。每当针扎进鞋底有些涩时还必须将针头放在头发上光一光,这样才会轻松快捷。每扎一针,都必须把线捏紧,一天扎几百针,拉线的手都被捏成血印儿,时间一长,长成老茧就不疼了。鞋底的针脚线眼就像田野的秧苗,横竖成行,又像将军排兵布阵,整整齐齐,也像一位古典诗人,每一行里都溶进了人间温馨与慈爱。
我小时候在农村长大,穿的都是布鞋,是方口的,黑色的。有一根带,有嵌纽。穿起来很舒服。但时间长了才知道土。后来外婆又给我做了松紧口的布鞋,才感到洋气一点。但松紧口的布鞋有些热不透气,在夏天穿时间长了就臭脚,但还是比城里卖的球鞋(运动鞋)要好得多。
看到父母和哥哥妹妹夏天都穿上了塑料凉鞋,我也提出要买一双,父亲要我语文算术两门都必须考98分的成绩才给我买。
![](https://img.haomeiwen.com/i5558970/fb38872f404b6d19.jpg)
从此我好好学习,为的就是一双塑料凉鞋,甚至在城里的“东风商场”都选好了款式。那时塑料凉鞋很金贵,放在玻璃柜台里,不付钱是不能抚摸的。
关注微信公众号:小富奔跑
![](https://img.haomeiwen.com/i5558970/65008c5fdd2ea17a.gif)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