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艾媒网(艾媒大数据舆情管控系统)
12月29日,游客一木木在公众号发布“雪乡宰客”文章,当日大海林林业旅游局声明介入调查。1月3日有关部门公开调查和处理结果、以及各大媒体发布相关报道时,舆论热度达到高峰值。风波未平,近日又有游客反映,在参加去雪乡的旅行团后,被“狠狠地宰了一顿”。
事件概述:
29日文章发出后引发话题讨论:
据舆情数据显示,自12月29日在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曝光“雪乡宰客”事件以来,开始出现有关“雪乡宰客”相关话题讨论,而在1月3日有关部门公开调查和处理结果、以及各大媒体发布相关报道时,舆论热度达到高峰值,截止此报告发稿前,舆论热度仍保持在波峰点。
微信、网站相关舆情信息数量较多:
据舆情数据显示,截至1月4日,对“黑龙江双峰林场“雪乡宰客”事件相关讨论主要集中于网页、微信及APP。其中网页发布的相关舆情信息数量最多,占35.78%;其次是微信,占比达30.47%;APP则占19.56%。
3-4日期间,网页舆情热度迅速攀升:
据舆情数据显示,从1月3日到1月4日,网页舆论热度随话题热度迅速攀升。由2日的34跃升至781,紧随其后的APP和微信平台的舆情信息走高也表现出对该事件讨论的热势。
“雪乡宰客”又双叒火了 事发地双峰林场舆情热度最显著:
“雪乡宰客”又双叒火了 负面态度言论增加,但不乏正面声音:
大海林林业旅游局及相关部门介入调查:
媒体对“雪乡宰客”事件进行大量报道:
1月3日,在官方就“雪乡宰客”事件公布调查处理结果后,各类媒体对该事件进行大量报道并配发相关评论,此类新闻在微信、微博、网页等平台均有发布,引发舆情高峰。
网民议论以负面态度为主:
根据舆情分析,在黑龙江双峰林场“雪乡宰客”事件中,网名大多持以负面评价,普遍结合自身旅游体验对该地旅游行业存在的各类问题提出批评和质询。
舆情走向:脱离事件本身,引发地域歧视
在黑龙江双峰林场“雪山宰客”事件中,网友们纷纷就事件发表自身看法并提出相关整改建议,但诸多言论均带有地区符号,由此引发地域之争,以涉事地东北作为舆情热词。
旅游景点频发“宰客”事件:
近期,在“宰客”风波还未平息的情况下,又有视频爆出雪乡导游“中国雪乡一年十二个月只营业三个月,经常说的一句话是,九个月磨刀,三个月宰羊。谁是羊?大家都是羊。”以及“要么钱遭罪,要么人遭罪”的言论。对于视频中导游的言论,雪乡工作人员反映这些都是旅行社自己的行为,与雪乡无关。
生活里人人都想要一本百事通指南,从而降低对未知事物的焦虑与恐惧,但能够达到这个效果的,大概只有除人民币之外的发源地大数据“源数据沙龙”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