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每开一个单元我总喜欢倒着来,这不,期中考试后的第一天,我开启了第一课就是《陋室铭》。学生们在绘声绘色地读,我也在用心体会地读,我想我们的读肯定是不同的,我已经数不清自己曾经到底背过多少遍,才达到如今不用看书也能够倒背如流的地步。
![](https://img.haomeiwen.com/i16886576/97fcf21cb26c87a8.jpg)
这是名篇,也是我比较喜欢的篇目,可以说是每读每新。我也是慢慢体会到曾经的班主任也是后来我的校长说的那句“即使讲过很多遍,每次备课也有不同,也必须认认真真!”她的确做到了,我至今记得她清晰的教案和上课的样子。那是对教学真正的挚爱与责任感,是我学习的榜样!
![](https://img.haomeiwen.com/i16886576/c47fce56b9020f8f.jpg)
上午前两节没课,一直坐在办公桌前备课,整整两节课,备了一个课时,感觉很充分也很开心。然后把自己备课成果发至备课组群里分享,这是我比较喜欢的方式。曾经一度因为自己是小白而拒绝过几次分享,后来看到大家和谐的样子,我才知道是我自己多虑了。其实无论是不是小白,无论是学习还是分享,对我来说都是成长,因为只有相对比较好的资料才值得分享啊!
![](https://img.haomeiwen.com/i16886576/edd601e27712bc46.jpg)
因为备课充分,上午讲课感觉特别顺。首先是板块教学,我开始学会了,“知识铺垫”环节比较好把握,而且我还喜欢加入比较有意思的视频或者图片。“学习活动”我开始尝试着分为三块,其实也就是循序渐进!在“整体告知”板块,我不仅安排了字音字形、韵脚、节奏、文言字词、翻译,还有整体的框架结构,感觉很清晰。
![](https://img.haomeiwen.com/i16886576/efde8688393fb73e.jpg)
在“研读共品”板块,我带领学生们赏析写法与语言。其实自己也在不断地被感动着:通过类比引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然后再通过“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居住环境的清幽,“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交往人物的博学与不俗,“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日常生活的高雅来证明“陋室不陋”。“景、人、事”不仅条理清晰而且让学生明白易懂。
![](https://img.haomeiwen.com/i16886576/d86d81e76f0a3389.jpg)
我是比较喜欢设计板书的,所以当我把这个板书变化设计后学生们开始摘抄,那种满足的眼神告诉我他们也喜欢这样的条理。最后通过“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的类比再次印证“陋室不陋”,引用孔子的话结束全篇。曾经并没有多加探究这一引用的妙处,自从带领着孩子们暑期读《论语》后,便开始特别注意这方面的相关知识。
![](https://img.haomeiwen.com/i16886576/5989c42696dac96a.jpg)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论语·子罕第九》)释义:孔子想要住在偏远的地方。有人说:“那里很简陋,怎么办呢?”孔子说:“有德行的人居住在那里,有什么简陋的呢?”而刘禹锡在《陋室铭》的结尾引用孔子名言点题表达了由于自己品德的高尚,即使是简陋的草庐也不觉得简陋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6886576/11ce4375c6c3c561.jpg)
今天带领着孩子们学习后,我不知道孩子们到底有哪些感悟,我只知道自己又成长了很多。“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确,无论你所处的处所甚或单位如何,“德不孤,必有邻”,所以,修炼自己、美丽自己才是最重要的。作者安贫乐道、洁身自好的高雅志趣和不与世事沉浮的独立人格,不都是我一直所追求的吗?
![](https://img.haomeiwen.com/i16886576/253509526fdfbe82.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