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 ~ 《洞见》
实验由普林斯顿大学的两位心理学家完成。首先,他们为受试者提供了成为好心人的机会,可以帮助有需要的陌生人。两位心理学家这样描述他们创造的场景:“受试者经过一条小巷,伤者瘫坐在一个门口,面朝下,双眼紧闭,一动不动。受试者经过时,伤者咳嗽了两声,发出了呻吟声,面依然朝下。”
实验的受试者都是普林斯顿神学院的学生。他们被告知要去临近的大楼做一个简短的即兴演讲。有些人被告知马上就要迟到了,另外一些得到的消息是离演讲开始还有一段时间。前一组受试者中有10%停下来帮忙,而后一组受试者中有63%停下了脚步。因此,从那63%的受试者中看到“好人”的本质是有误导性的,更恰当的角度应该是从中看到“不匆忙”这个本质。
除了匆忙程度,实验者能够控制的其他变量只有一个。半数受试者在去做即兴演讲之前,被要求阅读《圣经》中一段好撒马利亚人(Good Samaritan)的故事,随后演讲的内容也关于同一主题。另外半数受试者阅读的文章与利他主义没有关系。结果显示,即便读过好撒马利亚人的故事,也没有增加成为乐善好施之人的概率。
这项实验符合关于“基本归因错误”(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的大量文献研究。“归因”一词意指某人行为是倾向于“性格”因素——换言之,就是某人是个怎样的人——还是“情境”因素,比如他们是否恰好要演讲迟到了。“错误”一词意指这些归因经常是错的,我们倾向于低估情境的影响,高估性格的影响。换言之,我们偏向了事物本质的影响。
“基本归因错误”由心理学家李·D.罗斯(Lee D. Ross)在977年提出,其中的含义可能有些令人疑惑。比如,认为犯人和牧师是两种根本不同的人,这是一种很普遍的看法。但是罗斯和心理学家同人理查德·尼斯贝特(Richard Nisbett)建议我们重新思考这种直觉。他们是这样说的:“牧师和犯人几乎不会面临相同或类似的情境挑战。相反,他们由自己或受他人安排,身处不同的情境,而这些情境恰恰造成了牧师有牧师应有的模样、行为、感觉和思考方式,犯人有犯人应有的模样、行为、感觉和思考方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