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心理抚养83

心理抚养83

作者: 井蛙读书 | 来源:发表于2023-08-03 05:30 被阅读0次
        性格培养决定命运之用心说“不”,无言自威
        管教孩子,需要家中大人们形成共识:管教角色不要越位,父母优先,家中任何一个人在管教孩子时,别人尽量回避。
        说“不”可能会让孩子有痛哭一番的经历,这如同送孩子去幼儿园,绝大多数的孩子最初都会抗拒,但我们不会因此而不让他去,他要长大走出家门,要与其他孩子一起经历家庭外的生活,家长面对这时的哭闹,一定要态度明确且坚决。
        无论是在商场还是在大街,无论是在家门口还是在家里客厅,当孩子出现任性哭闹、满地打滚,或摔东西、打人等不当行为时,家里的大人,顺序应该是妈妈在先,然后是爸爸,如果爸妈都不在,那么最好是他熟悉并依赖的那个人,与他形成一对一的关系。这是因为对孩子说“不”时要讲究说的环境,一定要让孩子单独面对一个人,而不要让他能看到别人,因为有其他人在场,聪明的孩子心里会知道,在场的人一定有人不忍心看他哭。
        假如此事发生在客厅里,爸爸管他时妈妈在旁边,他一定会把眼睛转向妈妈;如果妈妈管他,爷爷奶奶在旁边,他一定会把求救的眼神转向老人。这时,孩子无法感受你的态度和真正的意图,而是把心思都用在想办法解脱上。
        还有一种情况是发生在公共场合中,我经常见到一些大人在街上有很多路人的情况下训斥孩子。另有一些父母,则是当孩子在公共场合闹开时不作为,只是冷眼旁观。这两种做法我认为都不妥,这样要么让孩子丢掉了自尊感,以后不再在乎别人的眼光;要么让孩子找到了一种表演感,人越多他闹得越起劲。
        这时,最好先将孩子带回家中卧室,然后关上门,让卧室里只有两个人。因为卧室是一个放松和休息的地方,一般也比较干净,甚至可以把他放在地上,这样他哭闹打滚时不至于从高处摔下来。然后将门关上,让他单独面对你,这样他会知道,这种情况不同于往常了。
        管教孩子,大人们角色不要越位。我有过这种体验:一天我正在午休,突然听到我女儿的孩子放声大哭,我几乎不假思索地从床上跳了起来,当我穿上拖鞋时,突然想到他爸妈都在,我不能过去。我强迫自己镇定,重新坐到了床上。
        家中任何一个人在管教孩子时,别的人尽量回避。如果爸爸管,妈妈就暂且不要露面;如果奶奶管,爷爷就不要进去;如果三代人都在家时,妈妈爸爸理应是第一责任人,只要爸妈在家,爷爷奶奶这时就不要吭声,静观最好,如果不舍得,那就老两口出门回避一下。老话说,眼不见心不烦,要相信他的爸妈会心疼自己的孩子。
        假如妈妈或爸爸在管教孩子时,出现不由自主地发脾气或不当的粗暴行为表现,其他人可以敲门进去换人,让他出外冷静一下。
        在不能认同管教人的管教方式时,也要尽量回避孩子,不要在当时或当面出现分歧,等事情过后大人们进行沟通,即使争吵都可以,只是不要当着孩子的面。
        老人更要注意这一点,如果在爸妈管教孩子时指责和打断,甚至明显袒护孩子,那不仅会影响父母管教的效果,而且会破坏孩子对父母的尊重,以后他会有恃无恐。
        当然也有例外,假如管教的人脾气火暴,尤其是出现暴力行为时,那不仅是老人,其他任何人都要及时干预和制止。所以,一对一管教要有四个“不”。
        第一,不能动手打孩子。关上门打孩子,很容易给孩子造成封闭空间的恐惧感。同时,孩子那么弱小,完全无招架之力,父母一旦冲动过度,那不仅让孩子有心理阴影,还会造成身体上的伤害。最重要的是,这种管教方式很容易让孩子在恐惧忍受中变得麻木,最终也变得冷漠和冷酷。他以后也容易成为一个发狠且无情的人。
        第二,关上门也不能骂他。骂本身是一种很不文明的行为表现,你的孩子会对此印象深刻。他以后在不同场合,一旦遇到别人有过错或者他认为别人有错,一定会“出口成脏”。骂人这种管教方式几乎没有正面教育意义,反而会管教出一个没有教养的人。
        第三,不要在孩子哭闹的时候给他讲道理。为什么这时候不能讲道理呢?因为在他哭喊的时候,你说话的声音完全被抵消了,属于同期“噪音”,他是听不进去的。而且在他哭闹很凶时,你的不出声,反而会让孩子感觉不同寻常,他会悄悄观察你,这更容易让他明白你的态度。
        第四,不要走开,把他一人关在屋内。不打不骂,大家很容易理解,但为什么“不能走开”呢?经常看到有父母在孩子发脾气时把孩子关在厕所里,让孩子一个人哭够了再出来。这种方式失去了与孩子互动的过程。你走开后,他就看不到你的态度。态度是通过你的表情表达的,你不在他眼前,他怎么能明白你的态度?态度也有很重要的教育作用,就是我说的“无言自威”,这是一种非常好的教育方式。
        做到了四个“不”,你只需要做一件事——坐他对面,或盘腿坐在他跟前,看着他哭,甚至可以笑眯眯地看着他哭,让他痛快地哭一次。
        但是,有的家长告诉我说,我的孩子脾气大,他会打滚,有一次就听见“咣”一声,脑袋撞到床脚上,当时额头上就起一个包,那怎么办?
        我回答,这种情况你更不能过去表示你的心疼。因为这种结果是偶然发生,你的反应会决定他的行为是否重复。由于他并不是故意的,撞完他也会很疼。这时你过去了,他会知道以后在什么情况下你会让步,今后他会有意地用这种“自残”的方式逼你妥协。
        所以,你既不能不表态,也不能轻易放弃你刚才的态度。这时,你可以身体不动但言语温柔地告诉他:“撞这么响,疼吧?可这是你自己撞的,你明明做得不对,还闹腾,那你就接着闹!”
        当他听到你的话,他就彻底明白了,本来挺疼的,你却不过来宠他,正常的孩子这时因为委屈也不会选择再撞,因为孩子还是挺依赖你的,他希望得到你的关爱,所以这时你可以温柔地告诉他:“如果你不闹了,咱们可以好好说话。”
        当他声音渐弱自己不哭了,你拿一块热毛巾走过去,为他擦擦脸,他感到舒服的同时会明白,你仍然是爱他的。擦完后把毛巾放下,平静地问他:“你还想哭吗?要哭你接着哭会儿,我等着你。”这能让他明白,哭不解决任何问题。
        当他摇头明确表示不想再哭了,你走过去将他抱起来,然后把他放到床上,帮他把鞋子脱掉,衣服脱掉,让他睡一会儿。即使他睡下,你也别走开,轻轻拍拍他,陪伴着他。无声的陪伴是最好的教育。为什么有的孩子那么安静或沉静?因为他的母亲越是在事情发生时越是安静的人,这种安静有利于处理许多问题。
        孩子的成长需要阵痛,家长在爱孩子时也需要克服自己的心理阵痛。当你对他狠一次心,以后你会省很多心,这就是育儿的辩证法。

        很想知道孩子闹腾的情况发生在公共场合中,而地点周围又没有合适的地方让家长带孩子单独相处的情况下该怎么办。

相关文章

  • 心理抚养🎉🎉🎉

    http://mp.weixin.qq.com/s/G4G9JToRgKhqmQb9jhNZ2A 总结:心理抚养!...

  • 心理抚养

    这两天看《幽微的人性》,胆战心惊。因为现在犯罪者有不少是青少年。李玫瑾教授提到青少年犯罪者都与幼年的生活经历有关,...

  • 《心理抚养》

    2022/2.24读书打卡:开启新书 我的阅读书目:《心理抚养》 金句:1幸好改变你的思想不需要花钱,你可以免费做...

  • 心理抚养

    2022/3.6读书打卡:开启新书 我的阅读书目:《心理抚养》 1如何化解不良情绪呢?下面介绍三种简单易行的方法:...

  • 心理抚养

    2022/3.9读书打卡:开启新书 我的阅读书目:《心理抚养》 1缺乏情感的抚养耳边一定是无声的,所以他们不爱说话...

  • 心理抚养

    2022/2.27读书打卡:开启新书 我的阅读书目:《心理抚养》 金句:1真正的心理成熟是什么?就是在处理各种复杂...

  • 心理抚养

    2022/3.1读书打卡:开启新书 我的阅读书目:《心理抚养》 金句:1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可以说家庭养育的质...

  • 心理抚养

    人从出生到两三岁的时候是心理抚养的重要时期,越出生的幼小婴儿越是依恋父母,这时候如果和孩子形成很好的依恋关系,对孩...

  • 心理抚养

    2022/3.4读书打卡:开启新书 我的阅读书目:《心理抚养》 1情绪自律可以彰显一个人的修养水平,也标志着一个人...

  • 心理抚养

    2022/3.8读书打卡:开启新书 我的阅读书目:《心理抚养》 1一个成年人脾气暴躁,大致可以判断他在一岁之内的心...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理抚养8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drfp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