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上,在讲到文言文翻译的时候,语文老师说,翻译的三重境界——信、达、雅。作为学生,不要求我们达到“雅”,基本要求是达到“信”,好一点的达到“达”。
彼时年少,并不真正懂得翻译之“雅”是一种什么境界。但从文言文翻译到白话文的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已经让人体会到翻译之难。
作为同语系的文言文和白话文之间的翻译尚且如此,遑论不同语系之间的翻译。
西学东渐开始,随着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过程,翻译的重要性日渐明显。在战火纷飞的民国时期,一位杰出的翻译家也渐渐成长起来,他就是日后获得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之一——“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的许渊冲先生。
许渊冲先生诞生于那个救亡图存的年代,那种刻在骨子里的家国大义、执着奉献的精神伴随其一生。他把多部外国名著翻译成中文,却也致力于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向世界传播。
![](https://img.haomeiwen.com/i12276824/51fce88073505b1e.jpg)
这本《既见君子,云胡不喜》就是由许渊冲先生进行英译,安宁教授进行赏析的佳作。
本书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既见君子,云胡不喜》,选取了《诗经》中的15篇经典篇章;二是《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选取了元曲中的18篇婉约佳作。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诗经》和元曲都有着极高的文学地位,而与之相应的则是古典诗词中的意象和韵味在翻译的过程中难以表现出来。相对于小说而言,诗词的英译更加困难。
许渊冲先生一生在翻译一途孜孜不倦,年逾九旬还每天伏案工作至凌晨,他一直坚持“三美论”(意美、音美、形美),认为三美之中,最重意美,音美次之,最后才是形美。这样的翻译方式也引起了一些争论,但不可否认,对于诗词来说,意美确实是重中之重。
![](https://img.haomeiwen.com/i12276824/ebc09184e451b172.jpg)
凭阑人·寄征衣
姚燧
欲寄君衣君不还,
不寄君衣君又寒。
寄与不寄间,
妾身千万难。
这首元曲,全曲以浅白的口语表现出了女子深刻的思念之情。全曲二十四字,用字寥寥,却包含了丰富曲折的情节和意象。许老的翻译秉承了元曲的特点,用词简洁,却又朗朗上口。
Leaning onBalustrade
The winterGarment
Yao Sui
If I sendwinter garment to thee,
Thou wiltnot come to the household.
If I donot,thou wilt feel cold.
It is hardto decide for me
If I shouldsend it to thee.
![](https://img.haomeiwen.com/i12276824/9462e8b92ac33713.jpg)
翻译之途,时异事殊,随着时间的流逝,语言也在发生着变化,要想把中国的文化输出到世界各地,翻译者也需要与时俱进,去适应外语本身的变化。
传播中华文化,任重道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