跃迁北京复盘会分享稿
(2017-9-10)
各位为跃迁努力的同侪们:
大家好!
我是来自湖北武汉的杨亮,木易杨,月亮的亮,《简书》的昵称是扬头看月亮,李白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我这里是“扬头着月亮,低头思跃迁,永远在路上”。
今天我在这里是最大的老虎,70后属虎的,我看了一下全场,应该没有60后的老虎了吧!
今天是教师节,在这里祝在座的各位老师节日快乐,同时也祝自己生日快乐。在生日的这一天,能在这里,在老大的带领下联机学习,还能跟大家分享一点自己的心得体会,难能可贵,幸运之极。对我来说,这也是最大的生日礼物。
在幸运的日子里,有幸运的事!有幸跟着老大幸福进化,有幸参加跃迁活动,有幸选中参加线下复盘,有幸参与心得分享。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一切都是大家给予的力量!谢谢老大,谢谢大家!
今天,我分享的主题是:定位、连接、跃迁。
逻辑是:定位让自己有了连接的动力,连接让自己有了跃迁的能力!
一、定位
高手的理念是相通的!今年5月份参加了知识IP潜能营,秋叶老师讲的第一堂课,定位-卡位-上位,定位的内容给了我很大的触动。
定位自己:
一是身份。年龄过四十、三四线城市公务员、现上挂省局从事总局全国推广的人力资源管理项目。
二是阶段。工作二十多年,有过数据分析、政策解读、文字材料、党务工会等工作经历,现在是人力资源。
三是选择。首先在价值选择上,就是传承。一方面在工作上,传承岗位工作模板,让岗位继任者一接任,就能70%的开展工作,另一方面在家庭里,要画好自己的模样,成为子女的榜样,在座的各位都是有孩子的人,不管是现在有还是未来有,都要担当好这个责任。其次生存选择上,退休前让自己在改革的趋势中有更好选择生存方式或者尊严的能力;第三在生活选择上,退休后让自己有更好选择生活方式的能力,严防得到罗振宇老师说的40年黑洞。
因此,定位自己就是要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基于终身学习者这个定位,那就必须有能力进行连接。
二、连接
老大开启跃迁领读活动后,在分享课中,从另外一条线,用六个词进行了逻辑解读。这六个词都知道,分别是:系统,复杂系统,非线性,跃迁,赋能,连接。一般在最后的词,都是最核心的。就像历次的党的大会报告中,最后一条都是加强党的领导,这是管总的。
那么,在《跃迁》共读和自己的实践中,对于连接,我有这么三点体会,分别是:
与文连接 与事连接 与人连接
与文连接
一是流程化操作。主要是列表统计,数据分析。在每日留言的操作程序上,也形成了相应的套路。早起第一件事就是将文章转发到为知笔记(方便统计字数),随后在电脑上操作,将日期、类型、标题、字数、封面语、日签等内容填入表格,并通过这几项内容,在脑海中对文章的内容进行推测假设,锻炼预判能力;接着开始细读文章,对每段进行结构提炼,将提炼内容统一填入表中的“提纲”空格内,这就完成了第一个步骤——文章整理。
自永澄老师开设微信公众号以来,以excel表的方式对老师267篇日更文章和图片进行了登记,按时间、标题、字数、封面语、日签、标签、模型、概念等类型分类记录。
老大微信公众号开设以来文章统计 267篇文章分类列表50天观察永澄实验伊始,在原来分类的基础上,单列表格记录主题、结构化标题、老师提问及回答内容,以便将老师的文章更系统的管理,更高效地归类,更方便的查找,更持续的学习。
50天观察实验数据统计 50篇文章分类列表对我个人来说,这也是建了一个老大文章内容分类的数据库,比老大公众号内的搜索更方便,迅速定位在哪里,大概是什么内容。
平时工作以做文字工作为主,难有数据分析的机会,把老大的文章用这种方式进行归类,也是对数据透视这个小小功能的刻意练习。
在推进过程中,也会因为工作任务或其它事务影响完成的进度,但都能及时的补充完善,在心理上有一种做了这么多不能就这么中断的力量驱动,有一种不完成就不罢休的劲头,内生了持续做的动力。
二是结构化留言。在老大文章的日更留言中,运用李忠秋老师的《结构思考力》的方法,对老大的文章进行结构化留言,留言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统一用概括格式,如“本文为理念篇,主题是******,文章从*****入手,解释了******,分析了******,阐述了******,强调了******的观点”,以此锻炼概括能力;
第二部分就对文章的主体进行结构性解构,将核心观点和具体方法解构出来,用对仗的句子提炼小标题;
第三部分就是关联,关联老大的个人成长模型、关联个人的工作生活实际,近期关联《跃迁》书籍中的观点和方法,起到天天反思、日日复习的作用。
从与文连接这两个方面,列表统计、数据分析是应用了系统思维,结构化留言应用了抓手思维,有了一点做少得多的味道。
与事连接
也就是学以致用,与工作事业连接。我在省局带队做项目,元月份,领导说没看到你们的东西。虽然我们的信息都在内网专栏里发布了,但不能这么直接跟领导说,更好的办法是用领导习惯的方式呈现给他。
刚好,元月份老大在《好好学习》领读的前一天讲了《Word的文档结构用法》,2月份我就用新工具在项目组启动了每月工作集的机制。以成果为导向,设计架构了工作集的框架。
在具体操作中,先明确每月工作集的目的是加强协作,掌握进度,科学分类,成果呈现。再进行结构搭建,固定设置工作概述、全省情况统计分析、例会纪要、宣传报道集、答疑解惑集、模板集等栏目,对每月特色工作进行优化补充。
在架构上体现了三级分类,一级是按时间,一月一集;二级是按成果分类,年终时可将各分类内容进行整合,形成除时间分类之外的项目专题分类。
目前,已应用7个月,效果较好,解决了以前下属各管一块、资料分散,难以协作的问题。领导每月都有签批表扬的意见。
8月30日下午在后宫团里,老大提出打造团队知识创造系统,要大家提供个人文件夹,老大肯定了我的做法。
下一步将通过石墨进行协作,月初就可开始收集整理输入,缓解团队月末工作压力,提升了团队联机协作的能力。
通过把从老大那里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团队中,再把经过实践的有效成果反馈给老大,请老大指点,可以说,在不自觉中践行了《跃迁》一书中讲到的联机学习者——“学五渣的美国大学申请术”中成为知识路由器的方法。
在推行每月工作集的过程中,让我感觉到:工作集本身是一个系统思维的结果,但同时又是成果呈现的抓手,是更大系统中的小系统。这个方式体现了做少得多有抓手
与人连接
一是用开放心态连接。
一直以来,对于文章分享觉得只有完美的、个人最好的文章才好意思分享,不然体现不了水平,别人会笑话,这样水平的文章还跑来显摆,不自量力。
对老师文章的读书笔记从今年3月份就开始了,都是写完后再按600字的标准删减达标后发布到留言中,基本上是自己留存,没有在相关的学习社群中发布。
自从老大多次提出作品声音,除了文章,还有知识卡片,多次鼓励不要怕把自己的不足,自己掉过的坑分享出来,这些过程才是成长,才会让别人更好借鉴,才是这种类型分享的真正作用。
再加上伙伴们的支持点赞和鼓励,让我逐步克服了网络分享怕笑话怕批评的心理障碍,敢于发布读书笔记,让自己专注于结构化练习,开放式分享。特别是在月月和巴比的指点下,把读书笔记当成卡片的理念,让我心态一变天地宽。
就像老大文章说的,允许不同观点、立场同时存在于自己头脑中,没有失败,只有反馈,要坚持做到开放而专注。
二是用作品声音连接。
在实践中,因为作品声音,被领导认可;因为作品声音,有幸来参加分享,与大家连接。
所以,心态开放有作品,才能连接并跃迁。
三、总结
刚才,学习了老大了复盘,回去后要进一步提升系统思维,优化抓手方法。解决留了言还是记不住的问题。
一是留言要以反思为主;二是每周对一周文章进行小结,结合实践进行反思,与周回顾和下周计划结合起来;三是每月要进行数据分析统计,结合实践进行反思,与月回顾和下月计划结合起来。
整个分享最核心的理念是:用系统思维和抓手思维推进跃迁。
最后用两句话总结一下:
定位:认清身份、阶段、选择,让你有连接的能力;
连接:做好连文、连事、连人,让你有跃迁的可能!
小平同志说:长征之所以取得胜利,就是“跟着走”!
那么对于我们在座的和看直播的伙伴们,“要跃迁,跟永澄,一辈子!”
观察系列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