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对孩子的爱伟大而无私,那更像是一种本能,伴随着孩子的降临而显现出来,其实,孩子对母亲也是,因为在他们之间有着最原始的联系。
曾经在新闻上看到暖心的一,一位妈妈因为太过疲劳在公交车上低着头睡着了,而旁边七八岁大的儿子,为了让妈妈在颠簸的车上睡得舒服些,用自己细小的胳膊足足支撑了20多分钟。在这个秋意渐浓的秋季,很多网友表示,被小男孩的举动暖到。
“你用双手为我撑起一个家,当你睡着的时,我的臂膀也会充满力量。”

微博里有这样一个动图,大约两三岁的儿子和妈妈一起躺在沙发上看电视,妈妈突然把脚伸过去,这个时候,孩子没有任何恶作剧,而是自然而然的把自己的衣服掀起来让妈妈暖脚,并且用自己小小的双手轻轻地拍着妈妈的大脚,看他认真的样子,俨然像是对待自己最心爱的宝贝一样。
“既然做不了贴心的小棉袄,就做一个温暖的暖宝宝,这一次换我来守护妈妈。”

图片中小男孩的妈妈是西安一个地铁站的值班站长,早8点到晚20点都要坚守在岗位上,为过往的行人提供帮助。3岁大的儿子,因为太想妈妈,就顶着烈日跑到地铁站,只为了看一眼正在值班的妈妈。当孩子见到妈妈的那一刻,懂事地说了一句话:“妈妈,我不打扰你工作,亲亲我就走。”
“你为人民服务,我能够轻轻拥抱和亲吻你一下,我就快乐的像你给我吃的第一块糖那样甜蜜和满足。”

每位妈妈都想成为无所不能的“超人”,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有力量守护自己的孩子,孩子何尝不是呢,每个小男孩都有一个英雄梦,而他想保护的第一个人,就是他的妈妈。
其实,无论是父亲还是母亲,他们对孩子的爱是世界上最纯粹的爱,是因为爱而爱,而不是为了爱而爱。
演员黄磊,从不吝惜向她女儿表达自己作为一名父亲的爱,他曾动情的给女儿写道:“我对你的爱,不多也不少,但足够填满我的一生。”记得黄磊和女儿多多参加《爸爸去哪》的时候,黄磊在一次丛林冒险活动中迟迟没有回来,多多因为担心自己的爸爸就站在外面一直等,并因爸爸迟迟没有回来,担心的哭了起来。
黄磊回来的时候,他先是安抚女儿情绪,并告诉她自己没有危险,只是迷了路,然后又看着女儿郑重其事的对她说:“如果你迷路了,千万要站在原地,你要相信,爸爸妈妈一定会去找你。”
无论是以上三张图片包含的亲子故事,还是我们刚才说到的黄磊和他的女儿,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父母爱孩子,而孩子对父母也有着同样的爱。但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熊孩子呢?其实是因为孩子与孩子之间所接受到的家庭教育是不同的。
孩子最喜欢又最容易接受的家庭教育是什么样的呢?不是无尽的唠叨,也不是长篇大论的道理,而是爱的教育。纪伯伦有一段特别有名的诗叫“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自己有自己的思想……”

所有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内心充满了爱,但是在很多时候,并不能如他们所愿。一个自私冷漠的孩子,身后往往有一个不懂得爱妈妈的爸爸,还有一个经常抱怨爸爸的妈妈,或者有一对自己非打即骂的父母,相反,孩子之所以有爱,是因为他们父母相爱,而且给予他们爱,并不以他们的想法去要求孩子,让他们切身感受到了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