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的封锁渐渐解除,但仍旧不太出门,转而在家各种花式打发时间。浏览新闻时看到全民基本收入再次被提起。
大的社会变革通常起源于社会危机,例如大规模瘟疫和战争。因此这次疫情又为无条件全民基本收入的发起人提供了新的事实依据,也带来了更多的支持者。
虽然基本收入制在全世界有很多版本,但其基本理念不外乎国家每个月一视同仁地发给所有国民一份可供解决最基本温饱问题的津贴,没有时限和任何附加条件。你可以为了赚取更高的收入和更舒服的生活,选择继续原有的工作,辞职找下一份符合兴趣的工作,或者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业以及完成自己的梦想;当然,你也可以年复一年在坐在家里无所事事,碌碌无为。
保障全民基本收入的设想从问世之日起就争议不断。加拿大安大略省政府2017年在三个城市的四千个低收入家庭中试行这项政策,一个人每年最多可获得17,000元,一对夫妇每年最多可获得24,000元。残疾人可额外获得6,000元,原定为期三年直到现在的福特省长上台紧急叫停。试验结果显示基本收入保障让人们不仅变得更快乐,更健康,并没有降低劳动人口对就业市场的“参与程度”
这次新冠疫情,美国政府现在发放的疫情生活补贴是每月1200美元。加拿大联邦政府的紧急救助补贴是每月2000加元。基本收入的支持者们认为人们正在领取的疫情津贴和全民基本收入的作用基本一样,应该成为永久性政策。
支持者们的依据是每个人的生存权应该要受到保障。因为
1, 地球上的资源属于全人类共有,文明是人类社会长期累积的结果,每个人的所得,都使用了前人的努力及共有的资源,应该要回馈到人类社会的整体
2,国家的存在是一种在“契约”,一种承诺,国民同意服从国家的制度,国家允诺照顾每个国民;因此保障基本生存权是国家的义务。
支持者们列出的各种好处里,个人认为主要是实现“人生而平等”。因为国家制度设计的不完善,有些人只能陷入贫穷陷阱,难逃阶级复制的厄运。跨越阶级公认的有效方法以便是通过教育。但是人生成功与否,不完全与人的努力程度及智商成正比,影响更多的因素可能是其自身的出身,不幸运的人们必须额外消耗更多的精力与时间去兼职打工,照料亲人及弥补各种外部资源的不足上。当这部分人群有了温饱保障,他们将能花费更多的时间在努力发挥个人潜能上。
当然支持者们还提出很多其他好处,例如家庭主妇不必因为经济依附而不得不忍耐妥协;劳动者不会因为生计问题而不得不忍受低薪水或者劳动环境恶劣的工作,从而推动劳动环境改善。
反对者们担心的最主要的问题是基本收入会助长懒惰。
如果我们能坦然接受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富二代们的不劳而获,为什么不能给好逸恶劳的人性一个试验的机会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