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优秀作品荟萃读书成长励志
《读书治学十二环》之第二环:点石成金

《读书治学十二环》之第二环:点石成金

作者: 砥厉大叔 | 来源:发表于2019-03-10 20:09 被阅读21次

    什么是点石成金?这其实是古代的一个神话典故:

    原文:一人贫苦特甚,生平虔奉吕祖。吕祖乃吕洞宾也,为道教全真道派之祖。吕祖感其诚,一日忽降至其家,见其赤贫,不胜悯之,因伸一指,指其庭中磐石。俄顷,粲然化为黄金,曰:“汝欲之乎?” 其人再拜曰:“不欲也。”吕祖大喜,谓:“子诚能如此,无私心也,可授以大道。” 其人曰:“不然,我欲汝之指头也。”吕祖倏不见。

    《读书治学十二环》之第二环:点石成金

    这个典故通常用来讽刺那些因自己的贪婪而最终一无所得的人。其实不然,这个故事也是讲了“鱼”与“渔”的辩证关系: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故事里的主人公正是看中了吕洞宾点石成金的本事,而不是他所给予的黄金。他至少在这一点上抓住了关键。只是吕洞宾会错了意,自己逃之夭夭而已。

    而汉·刘向《列仙传》中也有一则点石成金的典故:“许逊,南昌人。晋初为旌阳令,点石化金,以足逋赋。”只不过主人公许逊利用点石成金的本领为老百姓做了很多好事。

    而如今,点石成金经常被用来比喻修改文章,化腐朽为神奇;有时也喻指对别人稍作指点,就可以让他幡然醒悟。

    于老师在《读书治学十二环》一书中,借用这一典故告诫大家在读书时不可死记硬背,而是要注意掌握学好各学科的方法和能力,学会探索寻找知识的途径和方法。

    一、透过文字,探求至理

    现在很多人都在探讨读书的问题,其实要把书读好,还是存在一定难度的。读书需要我们苦苦思索,积极的思维。但不是所有的书都能一读就通的。读不懂要学会钻研,刻苦探索,总有一天会豁然贯通。

    点石成金的故事虽然说只是一个神话传说或者寓言故事,但它却包含着深刻的道理。我们不应该简单地将想要金手指的人看成贪婪者。作为读书人,他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读书要抓住本质,要掌握读书治学的根本要领。我们只有掌握了读书治学的点金术,才能把书读活,才能透过文字的表象,探求到其中蕴含的奥秘。

    《读书治学十二环》之第二环:点石成金

    读书的过程实际上是读者透过文字与作者进行思想沟通的交感过程。作者用文字把自己的思想在书中表现出来,其真正含义则需要读者自己去体会和领悟,一本书就像一个宝库,需要什么得读者自己去拿。古人云:“荆山之玉,卞和识之为宝;渥洼之马,方九皋知其为良。”相反,如果没有卞和、方九皋,“则璞玉与沙砾无异,千里马与驽马同厩,又如何脱颖而出。”很显然,我们读书一定要做卞和、方九皋一样的识货人。

    能否做一位读书的识货人,能否在一本书中寻得宝藏,则要看读者的具体情况。情况不同,即使对同一本书、同一篇文章,其认识和理解也会不同,有时甚至会有截然相反的结果。

    这种情况,鲁迅先生曾以读《红楼梦》为例,有一番精彩的论断:“对同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到《易》,道学家看到淫,才子看到缠绵,革命家看到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正所谓“有一百个路漫漫,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人读人异,人言人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那么究竟怎么做才算是一个好读者呢?英国诗人格勒律治把读者分为四类:

    第一类沙漏型读者,注进去多少,漏出多少,黑瞎子掰棒子,到头来一点痕迹都没剩下。

    第二类是海绵型读者,这类读者读书不加选择,什么都吸收,也不对阅读的内容进行思考加工,吸进去的东西挤一挤流出来的东西原样不变,甚至还变得更脏了。

    第三类是布袋型读者,就好像过滤豆浆的布袋,豆浆都漏了,只留下豆渣。

    第四类是矿工型读者,这类人读书,矿渣甩在一边,只要宝石。

    真正的好读者一定是矿工型读者。我们就是要做这样的读者。要学习爱因斯坦的“淘金式”读书方法,抓住书的骨头,抛掉书的皮毛。

    读书与所有的活动一样,想要达到预期的目标,就必须使自己的行为符合客观规律。总之就是要得心应手,就是要得其妙法。只要方法得当,掌握要领,就可以“得其门而入”。

    清代大儒、易学家焦循晚年总结其读书经验时说:“学贵善思,吾生平最得力于‘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八字。”焦循的读书公式:读书——寻疑——深思——再读——再思——求解。

    理学大家朱熹则提倡“体会、循序、精思”读书法。他说:“为学读书,须是耐烦细心去体会,切不可粗心,…去尽皮,方见肉;去尽肉,方见骨;去尽骨,方见髓。”

    “好学深思,心知其意”是每一个真正读书人所必须力求达到的基本要求,读书首先须尽力求得对内容正确的认识,同时也要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研究,发前人所未发,真正形成自己的简书。

    《读书治学十二环》之第二环:点石成金

    二、活学活用,举一反三。

    中国的阅读史也是一部不断反对死读书、读死书的历史。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使我们不断迈上进步的工具。真正的读书人应该成为书的主人,而不是书的奴隶和俘虏。因此我们读书就应该在深刻领会和体悟书中要旨的基础上做到举一反三,活学活用。

    实际上,读书是知识生产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读书不仅要学习,更要创造。读书如果没有创造,就是纯粹的模仿,只模仿不创造,是没有出路的。

    清代著名学者,大才子纪晓岚历来主张:读书做学问要活学活用,不可泥古不化,避免成为那种死读书,读死书,最后读书死的“书虫”。

    如何将书读活,说到底也是一个读书方法的问题。读书得法,能把死书读活,方法失当,活书也能读死。究其根本也不过就是个“吸纳、输入”与“运用、输出”这里各方面的内容而已。

    要处理好这两方面的关系,举一反三就是最好的读书方法。

    举一反三读书法可以分为三个过程:一是要去粗存精,要有所分析,有所鉴别,有所取舍;二是要融会贯通,就是综合思索找出规律;三是要勇于创新,就是独辟蹊径,少步人后尘。

    这就要求我们读书时,首先要大胆思考,以疑引思。思维力是智慧的核心,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读书就是要不断“生疑——质疑——释疑”,大胆思索问题。其次就是要反复思考,举一反三,对读书遇到的疑问要求得明白透彻的了解。

    著名作家贾平凹就非常提倡这种举一反三的读书方法。认为,书之友不能一日不交。书是财富,要逼着自己静下心来读书。他将自己的读书方法归结为“触一通三”法。他认为读书面不可狭窄,文学书要读,政治书要读,哲学、历史、地理天文、美学、美术、医药、建筑、乐理、绘画、舞蹈等等,凡是能够找到的书籍都要读一读。若读书面过窄,借鉴就会不多,思路就会不广,就很难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但是博览群书并非不要专注,贾平凹认为,在兼收并蓄的读书过程中,对重要的内容仍然需要专精于一,这样才能触类旁通。例如,贾老师贾平凹对于孙犁的散文集《白洋淀记事》,就不是读一遍完事,而是将读书了一遍又一遍,每一遍都力求从中学到一些写作知识。这一遍学开头、结尾,下一遍学结构、描写,再一遍学语言的运用,就这样呀一遍接一遍的逐渐摸索出写散文的门道。这本书读通了,再读其它散文就顺当了。对于重点书,贾平凹始终坚持多遍阅读,先欣赏,次吟味,再研究,然后才有所感悟和收获。

    读书不仅仅是简单地从书中汲取知识的劳作,更应该包含主动地进行知识的再造。因此读书必须经过三个阶段;认读、理解、创造。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知识的创造。就是把学到的知识和自己旧有的知识重新排序、融合,从而获得知识的创新和新的知识。这样就是我们常说的“把书读活了”。

    当我们读了很多书,积累了很多新的知识后,这些知识就会不知不觉地在我们的大脑当中发生知识的“化学反应”。这些知识经过重新排列组合和化学反应之后,就会形成一个崭新的结构,一种新的力量。知识经过重新组合、反应,就能产生出“崭新的知识,形成新的知识体系。

    善于读书的人,不断能够从书中学到具体的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能够借助读书学会“知识生产”的方法和能力。这种能力可以让我们更加得心应手地输出我们的自己观点乃至新知识。

    读书时,我们最应该珍惜的就是在读书过程中产生的灵感。一旦受到原著启发,产生新的疑问或构想,就要努力把自己头脑中旧有的知识与书中得到的新知识进行重组,这个重组的过程有时候会需要我们继续查阅大量相关图书,在广阔的范围内进行知识重组。从而产生出更系统、更完备、前所未有的崭新的知识体系。这时你离创作自己的新书已经不远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治学十二环》之第二环:点石成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dyy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