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小伙伴说自己从小被母亲嫌弃,即便在做的很好的情况下,母亲也会忽略或反着说,无论自己多么努力都得不到母亲的肯定,现在年过30一事无成,感觉是母亲毁了自己。
![](https://img.haomeiwen.com/i16574844/f54cb7dd12eda1cf.jpg)
小伙伴的自述:你想让我高飞却残忍剪掉了我的翅膀。
大多数的时候,这样的故事会让我们聚焦在令人发指的母亲身上,但我会更多的关注陈述者本身,会假设自己就是陈述者,并且用心体会陈述者自我呈现的感觉,一般来说这样令人心痛的故事,故事里的我长大的只是生理自我,心理自我会一直停留在孩童时代。
没错,假想自己是陈述者,并且用心体会陈述者自我呈现的感觉的这个过程叫做共情,是人本主义创始人罗杰斯特所阐述的概念。
我赞同该观点的阐述,因为当心理咨询师设身处地的理解求助者,求助者会更感到自己被理解被重视,从而达到更多的自我了解和咨询双方才能深入交流,促进治愈心理疾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