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去运用,向内审视
留言内容:你想让我高飞,却残忍的剪掉了我的翅膀。父母的做法。
攻击外部=情绪化 攻击自我=自卑
1:情绪是一个信号灯
从婴儿开始,用于表达需求,微笑或者哭泣表达自己的情绪
案例:五个多月的时候,下班回家因为工作着急,看到妈妈没有理自己,就大声哭泣。不只是物质需求而是精神需求
2:情绪是个压力阀
【头脑特工队】电影,里有各种情绪,乐乐,怒怒等,告诉我们每个情绪都有价值。
有情绪要宣泄,不要总是压制
3:情绪的波动本身就受到先天基因影响
天生每个人就有粘液质 抑郁质 胆汁质 多血质等人,所以每个人不一样 林黛玉就是抑郁质
案例:送孩子送幼儿园。大家会用自己的糖纸解读,每个人都不一样。会感觉到自我收到冲击,痛苦 失落等情绪
4:解决情绪化的问题 就要调节认知,控制情绪只是做疏导,要真正解决情绪化问题,需要从认知中寻找端倪。
案例:失恋人,心理咨询家学习,认知偏差才是造成痛苦情绪的根源,非黑即白。
以后遇到情绪问题尝试以下步骤:
第一步 认识 接纳情绪,不要调到对错的执念之中。不给情绪贴标签,努力做到当下觉察。
当情绪来的时候 首先要接纳他。觉察,比如孩子一直到十点多不睡,还没有完成,所以有点急躁吼了孩子,发现并不是孩子的问题。
第二步:
a=诱发情绪事件
c=情绪困扰与情绪化行动
b=认知偏差,是罪魁祸首
案例:幼儿园那个事,感觉自己是对的,所以就会愤怒。
一件事情没有做好 就是失败的人 就是糟糕的人,因为一个事情就给自己下定义。
比如孩子生病,就会认为不是一个好妈妈
因为某一个人因为某一件事不认可 就觉得自己不好
大禹治水 在疏不在堵
行动作业:谈一谈本周你发现了自己自己的某个情绪化的时刻,是什么时间诱发了你的情绪?
你当时的情绪是什么?
你尝试接纳这个情绪、观察情绪时,情绪多久消退了?你用abc去尝试找找看情绪背后的不合理认知是什么?
最近一周,感觉经常会有情绪化的问题困扰。自己现在创业,时间倒是很自由,没人管,但是会焦虑,感觉一天没干多少事情,就会很生气自己。
情绪是焦虑,生气。
情绪大约一个小时会消退。认知是以偏概全,自己的自律性不好,但是我很快调整过来。我知道想都是问题,做才是答案 事情要一件件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