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只言片语论中医

只言片语论中医

作者: 缘动优选 | 来源:发表于2019-05-25 06:45 被阅读0次

几年前在家族群里讨论中医,今无意翻阅,倒也盎然成趣,略作整理记之

他方

老匡,你这么关注中医吗?我不知道你是不是中医的行家哈。我记得在民国时期,好像中医就不被当时的政府待见的,后来49年以后才又大力发展起来的。当然,这其中的原因有非常多的解读的。不过,我的一点看法是,如果是真正好的东西,是不需要保护的!中医真的有那么神奇的作用和疗效,老百姓自然还会用,并且中医的费用还远较西医低呢。但是,中医的理论像玄学一样,与现代科学不接轨,我想这也是中医自等消亡的最大问题吧?没有发展的中医,与中国的传统武术一样,会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的!当然,什么都要靠国家的扶持和帮助,特别是资金上的支持,也只能说明从事中医的人,心术不正而已。一点浅见,别生气哈

我方

我并非专业人士,对中西医之辩也无发言权,并且我还有些讳疾忌医,极不爱吃药,但我对科学的理解是保持敬畏之心,对未知的别轻易下结论,文中的很多论点还是有不少可观之处,主观臆断之处自辩即可,谢谢你的回复探讨,和而不同才是未来世界的主导[握手]

并且你所言的现代科学本身也是在不断的发展成长中,甚至于不断的自我否定,辨证看待本也是一种科学态度

他方

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是文化大革命,还有我们人所敬仰的五四。西医问题肯定多得很,但却更科学、更严谨。

我方

我国的民众总是在极左与极右中循环,一会儿极自大,一会儿又极自卑,中庸客观理性的思维却凤毛麟角,我认为,这才是阻碍中国发展的最核心的因素,我对更科学更严谨的认知就是更客观更辨证的认知事物[愉快]

他方

中国人有太多的好与坏、新与旧,以及以前的革命与不革命等等简单化的思维方式,这其实才是害了自己的最糟糕的方法。所以,我不是很喜欢用辩证的、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这些方法只会将自己的思维引入一个说不清、也道不明的境地之中。还有就是易经,我认为就是什么都讲得通,也什么都证明不了的,这样的道理,不学也罢。

我方

辨证不是诡辩,而是更高层次的认知,世界是多元的,也是有不同层次的,高级的认知也许会带来不同的命运,同时,思想的碰撞对人类的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独裁的国家往往落后的原因主要就是一言堂,人作为个体而言,顺势而为也许是最重要的,中西方文化的的差异很重要就是,西方强调每个人个体的能力,尊重个性,在这样的背景下,反而能更好的协作,而独裁国强调的是领袖的能力,不希望民众协作,人与人的信任很低,社会成本很高,所以国家的活力,国际竞争力就高不了,这种效率之下要实现强国梦简直滑天下之大稽,在独裁国家个体是微不足道的,即使贵如周,薄,富如刘汉,也不过是分分钟搞定的事情。

相关文章

  • 只言片语论中医

    几年前在家族群里讨论中医,今无意翻阅,倒也盎然成趣,略作整理记之 他方 老匡,你这么关注中医吗?我不知道你是不是中...

  • 论中医

    中医和兵法、诗歌类似。 学中医,你首先要把中医的理论、系统、思维方法,分类原则等等给搞明白,按照中医的系统,所有的...

  • 论中医

    中医是中国人常常接触的医疗手段,历史也十分久远,古代出了很多的名医,留下了许多的中医著作。然而在近代,西方医...

  • 2020-02-21

    2020-02-19 只言片语 功名论 司马光17岁写的 “功名论 ”,观点犀利、准确、透彻,惊鸣天下。此后不久,...

  • 比起文章可能我更喜欢一针见血

    看着长篇大论的文章,可能我更喜欢只言片语的解说,精辟、省时、高效!

  • 等风来

    等风来是我对《道德论》中“柔弱论”到目前为止的理解。 之前没读过《道德论》,只是从别处只言片语的听说过其中的几个句...

  • 2020-02-19

    只言片语 功名论 司马光17岁写的 “功名论 ”,观点犀利、准确、透彻,惊鸣天下。此后不久,司马光在国家考试中及第...

  • 腰痛的中医辨证论治------------中医内科学

    浙江中医药大学... > 郭汝宝 > 文章列表 转载 腰痛的中医辨证论治------------中医内科学 郭汝宝...

  • 笔记

    中医并无高血压之说,但是高血压大致相当于中医的眩晕、头痛、肝阳、肝风等。辩证论治是中医的精髓。目前中医认为,主要与...

  • 中医论脾

    从中医上来看,后天形成的眼袋主要是脾肾虚弱造成的。中医里有句话叫“脾虚眼袋大,肾虚眼袋黑。” 古人将眼睛的不同部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只言片语论中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eaoz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