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小区隔一条马路,对面就是安置房,这条路也成为了城与乡的分界线。我没事的时候就站在阳台上,看对面的风景,就像在看过街电影。(重庆方言:看街上的热闹)
马路这边是安静、静谧的小区,马路那边就是喧闹的市场,充满了人间烟火气。那里矗立着几栋拆迁安置房,几栋楼房中间的空地,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菜市场。
这里有卖早餐的,卖凉菜的,还有卖鱼的,卖猪肉的,当然更多的是卖水果和蔬菜的。基本都是当地的住户,自产自销的农产品。还有用喇叭吆喝的,很是热闹。
很是不解的是城管要来驱逐,就像猫和老鼠的游戏,猫一来,老鼠就四下散开,立刻消失干净。等猫一转身走开,老鼠马上卷土重来,重新占领市场。每天都在上演“敌进我退,敌退我进”的戏码。
马路对面已经是在农村了,应该允许摆摊吧?或许是他们摆在马路边上,影响交通?也有可能是城管要规范市场,让市场远离马路,到安置房里边去摆摊,允许在里边随意摆摊做生意。
但市场里面的买卖人,都是当地的农民住户,需求不大,还是想做马路这边小区的生意,所以,想方设法地把摊摆在马路边上来。
可能各有各的想法,所以每天都在演戏。
当然,城管还会用喇叭制止对面的吆喝声。有时候马路对面也会停上几辆车子,“凉粉,凉面,豆花,烧白,粽子,酒米饭—”,“双河玉翠西瓜,甜得很咯—”,“火龙果,4块钱1个,10块钱3个—”。
现在各种生意都学会了用喇叭吆喝,各种吆喝生此起彼伏。但是,再大的声音也大不过城管的喇叭声,城管的喇叭一声吼:“卖西瓜的,把喇叭关了!”,“卖火龙果的把喇叭关了!”。
很快就偃旗息鼓,戛然而止,马路两边都恢复了清净 。
马路对面,这样相同的剧本:同样的时间,同样的人物,同样的情节,每天都在上演。
生活不易,毕竟各有各的立场,安置房的人为了生活要做生意,所以要坚持他们的立场,坚持他们的方式;而城管行使权利,也是职责所在,所以也在坚持。
不过,他们却能相安无事,是不是很奇怪呢?可能正是因为相互理解,互相包容的原则,双方才能和平相处,配合默契,心照不宣。基本没看到他们之间发生争吵,纠纷,也没有什么不可调和的矛盾。相反,经常看到城管帮助小摊贩收拾东西,提呀,抬呀,装呀,手脚麻利,感觉他们相处得和睦,和谐。
上班时间,城管就坚守岗位,一看到他们到来,商贩们立马收拾东西,转身离开,马路上很快恢复了清净。一到下班时间,看到城管刚刚离开,或者周末,节假日,城管不上班的时候,马路边上就恢复成集市,热热闹闹,成了现代版的清明上河图。
我在马路这边的阳台上,看过街电影,看得津津有味,有声有色。
网友评论